影院停摆近180天后,终于迎来重见光明的喜悦。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称,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今年以来,影院行业经历了超长待机。
1月24日起全国影院暂停营业,歇业了60天后,沪上电影院于3月28日起重新开门营业,首批205家影院经过验收后,率先与影迷见面。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国家电影局当天紧急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等国家电影局通知。
6月3日,上海嘉定永润星辰广场主力店美亚影城宣布停业,这是今年以来上海首个因疫情停业的影院。
往日喧闹的光影世界,一时间寂静无声,行业遭受沉重打击。众人在期盼早日复工的同时,各方也在为影院纾困积极助力。
7月8日,上海市电影局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影院停业补贴项目的公示》。公示称,此次上海市电影局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近1800万元,共对全市345家影院予以支持,平均每家影院约5万元。
分水岭
据联商网上海商业情报专栏观察,由于影院设施增速大幅快于观影人次的增长,至2015年上海多数单体影院票房已达到历史顶峰。
2019年上海全市票房含服务费较2015年,五年间增长31%,观影人次增长26%,而同期影院增幅高达100%,银幕/影厅数更是暴增141%,竞争分流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2015年上海票房超过3千万的影院为29家占当年191家影院的15%,但至2019年票房3千万以上的影院仅剩下19家(剔除服务费仅12家)占当年382家影院的5%(3%)。2015年上海票房前三甲9411万、8369万、7092万,但至去年,各自票房降至5127万、4638万、4549万,可谓腰斩一半。
事实上,这并非是上海影院独有的现象。
2015年全国年票房超过3千万的超级影院达264家,2019年仅剩下82家,即便加上2017年开始征收的第三方服务费也仅124家。而五年间全国电影院总数却接近翻了一倍。
2015年之后城市大盘票房维持上涨,但多数单体影院票房被新增影院分流稀释逐年下滑,少量扩张过猛的影院集团更出现部分门店停业。
例如17.5影城南桥四季广场店、青浦影城金域广场店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停业,到2018年,星美影城上海宝乐汇店和星美影城上海虹口店与广灵店、万画影城国贸店陆续停业。事实上,如果不能尽快恢复营业,体质相对最弱、经营困难的小型影院投资商及个体影院至年底将有大量此类门店被迫停业或被大集团收购。
TIPS:星美控股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集团在国内经营约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已短暂停业,而约11家有可能将于不久之后因集团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赎回权。
共生关系
作为购物中心主力店,影院与上海购物中心的增速保持了一致的步调,可见商业项目和影院在商圈及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共生协同关系。
据中商数据统计,2019年一公里半径内票房最高的107个商圈/板块如下(以商圈某个项目为圆心1公里范围内,个别商圈与其他商圈有叠合)。这些商圈的票房及观影人次占全市比重超过九成。
如果将范围缩小至前30强,可以发现TOP30商圈的票房及观影人次已经接近全市的半壁江山。除了老牌商圈——南京东路人广、淮海中路、南京西路之外,伴随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历程,“90后”商圈代表徐家汇、陆家嘴、天山虹桥,“00后”市级商圈代表五角场、中山公园、中环、大宁,“10后”新生代商圈代表环球港、共康、张江、松江大学城、闵行虹桥站、徐汇滨江、大虹桥、世博源,均实现了现代化多厅影院从无到有再至票房飙升的逆袭。
就体现夜经济活力的深夜场零点观影人次来看,人广南京东路、淮海中路、长寿路位居前三,五角场、七宝、大宁、徐家汇、张江、莘庄、虹足四川北路则入围十大夜间观影人次最多的商圈。
附:上海2017个商圈票房数据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