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人的香山、5000游客的西湖,虽然还没有到可以摘掉口罩“扎堆”的时候,但复工在即的文旅行业,似乎可以稍稍缓一口气。可以预见,疫情过后,线下市场依然大有可为。与此同时,这个假期“云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在线“云游”,足不出户饱览壮美山河、感受中华文化,吸睛力也是杠杠滴。文旅复工在即,“互联网+旅游”风口已显,然而无论是线下吸金还是线上引流,“IP”都至关重要。
“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5万亿元,平均一天178亿元,停滞一天,就是这样的损失。”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用数字将疫情期间文旅行业的损失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个春节,旅游黄金周撞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各景点纷纷关门,全国旅游业停摆,多项文化活动接连取消,可以说文旅行业成为疫情影响下的“重灾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文旅行业遭受“重创”,各地先后出台应对措施,助力文旅企业复工。
中央地方企业,
特色措施助力文旅复工
1月24日以来,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不下20个政策文件,支持企业发展。在资金扶持、金融扶持、税费优惠、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物业租金、稳岗就业等方面的措施,文旅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均有覆盖。
但由于文旅行业具有全民消费属性,同时又与在地环境、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极具地域性,所以从中央到地方有有专门针对文旅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比如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推出《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暂退范围为全国所有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各地于2020年3月15日前将保证金退还情况报送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
类似措施曾在非典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批文旅企业“复工”在即,各地方也积极践行中央政策的同时,也出台极具针对性的措施助力文旅企业“复工”。
北京通过“投贷奖”“房租通”等措施助力文旅企业复工的同时,还依据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拟上市公司IPO、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等采取非现场灵活高效方式辅导验收;江苏安排1亿元纾困资金、引导扶持绿色网吧企业发展;贵州和四川年后出台“复工复产十条措施”,在用好中央政策的基础上,贵州出台营销费用补贴、成立企业督导工作专班,四川则侧重“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等文旅品牌打造,努力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河南多地更是“真金白银”助力全域旅游复工发展……
在各地积极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具有品牌IP效应的文旅企业也在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努力推进行业自救互助。
携程、飞猪、途牛、去哪儿等平台不仅面向消费者推出了疫情期间退改保障,跨界进行“员工共享”,还对平台商家推出一系列扶持计划。
比如携程,自2月5日起,向其平台上的机票、酒店、旅游度假等领域合作伙伴宣布推出“同袍”计划,启动“战疫津贴”、全免软件使用费、降低服务保证金等8条扶持政策。投入10亿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亿元额度小微贷款;针对平台团队游供应商,减免其春节前投入的广告推广费用,减免春节期间订单的交易佣金,退还平台系统使用费至少3个月;全国8000家旅游门店将获得免除3个月管理费的支持等。
知名景点IP效应依旧,
线下出游或将“触底反弹”
刚刚过去的周末,游客“扎堆”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周六,8000多人“齐聚”香山游玩,流量突增,车辆排队,香山还没下热搜,杭州西湖景区结束封闭后的首个周末,人一下子也多了起来,数据显示,22日中午12点杭州植物园已经有2000多人,下午4点,断桥游客量达到5100人。
虽然当前还没到“摘掉口罩的时候”,但对于陆续复工的文旅行业来说,知名景点IP效应仍旧、线下市场引流能力依旧可观,对于文旅行业整体复苏是一个不坏的兆头。
日前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2》线上发布会”上,戴斌给出了一组让文旅行业不那么焦虑的数字。他表示:“2020年春节假期,从除夕至年初六,旅游市场尽管同比减了四成有余,但是还有近2.5亿人次游客、2800亿元收入的市场存量。”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研究院面向城乡居民的专项调研表明,71.5%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稳定一段时间会外出旅游,20.7%表示疫情过去后尽快外出旅游。
在戴斌看来,支撑旅游经济运行的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过去,国内旅游消费存在筑底反弹的很大可能性。
据2月20日携程全球玩乐平台发布的首批“知名景区开放时间表”,目前已有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庙、丽江玉龙雪山等28处知名景区恢复开放,3月初将有更多景区集中开放,包括云上草原、安吉灵溪山风景区、大明山景区等。有关专家预测表示,3月底,除了湖北以外的全国其他省份都可以复工。到4月份,大概湖北省也可以复工。逐渐复工的文旅企业,消费市场与运营成本压力或许会减少不小。
“互联网+文旅”风口将来,
IP成“云游”破局关键
持续的疫情,让“云文化”加速飘进了大众的生活。
除了在线打游戏、刷剧,人们也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游天下山水、看人间美景、品中华文化,科技加持,宅家也能“云游”。
疫情期间,北京颐和园推出了“线上颐和园”项目,人们打开“颐和园”微信公众号,选择“带你游”,可点击看图导览,选择区域和景点,就能听到语音讲解,宅在家也能身临其境地游览颐和园;北京动物园也推出了“线上动物园”板块,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逛逛动物园,听听小动物们的故事。
2月20日,抖音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九大国家一级博物馆,正式上线“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这让不少宅家一族来了兴趣,平时逛不完的博物馆,在线上可以继续逛,还是独家视角。
截至目前,“在家云游博物馆”播放量约3000万次,其中热门直播,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点赞量已经达到18.2万次。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不仅携手抖音开启“云游”之路,还联合腾讯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多平台在线营业,让宅家的小伙伴们一饱眼福。
此外,不仅文旅企业同程艺龙、马蜂窝等在积极推进“云游”项目;继云南与腾讯携手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之后,全国不少区域都在积极推进“云游”项目,河北、江西等省级行政单位也都在这个春节上线了“云游”项目。
无论是全景客流量暴涨,颐和园、动物园线上开园,还是“在家云游博物馆”,足不出户饱览各省名山大川,都让“互联网+文旅”风口愈发明显。但这股风能吹多久,能刮多大,依托的还是景区背后的文化IP。
美丽中国APP上,热门的虚拟游项目,基本被知名城市的知名景点包揽,北京的123个景点,故宫打头,每一个都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之一;江苏的66个景点,夫子庙位列榜首,浏览量遥遥领先。颐和园、北京动物园也早已声明在外。
而近期大受欢迎的“在家云游博物馆”,背后支撑的不仅是九大一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大IP。
“云游”不是简单的看山看水,人们还需要听到山水的故事,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特色,而IP化建构“云游”项目,将成为“云文化”细水长流的关键。正如云南携手腾讯发布的IP形象“云南云”,未来更多“云游”项目上线后,从IP形象到IP口碑,都将成为消费者花时间的重中之重。
结语
宅家躲疫,火了在线娱乐,“云旅游”成为这期间脱颖而出的焦点,不同于影视等高度集聚的垂直行业,旅游是全民性的产业,全域性的产业,线下市场在政策助推下“方兴未艾”,线上“互联网+旅游”风口已显,而IP,无论是线下吸金还是线上引流,都是文旅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