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数字经济”等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多项举措,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从 2017 年到 2020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直接表述见下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具体如下:
两会·房地产/01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保持房地产调控定力,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体现出中央力促资金等要素进入实体经济的决心,坚持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当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逐渐恢复通道,短期房地产调控仍将以“稳”为主,近期部分城市土地市场热度较高,未来不排除针对性政策的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因城施策”是调控政策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具体体现,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根据实际调整,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体现了后续房地产调控各地有更多更宽松的空间。
中国房协商旅文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永兵表示,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今年经济环境不同以往,GDP出现4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楼市仍强调“房住不炒”,足以说明"稳定"是所有从业者的共识,“平稳健康发展”不仅是政府对行业的要求,更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业需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尽管房地产市场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房住不炒”依然要坚持,近期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管控房地产业务,说明稳定市场是导向。两会重提“因城施策”,意义在于希望各地基于楼市实际情况决定具体实施政策,为各地政策松绑提供了更大空间。
两会·房地产/0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二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基于中国新的环境特征和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进程将加速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将持续流向城市群,进而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带动辐射周边中小城市(镇)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且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进一步为房地产发展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而房地产发展又将带动更多产业发展、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重大社会治理工程,对于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安全、增强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老旧小区改造将涉及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面的参与和利益,将极大地突破中心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瓶颈,为房地产业带来持续发展动力。
中国房协商旅文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永兵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政策仍将大概率深化落实。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难点或在于盈利模式的构建和完善,这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体而言也具有一定挑战,政府端支持,金融端赋能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顺利推进尤为重要,只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区居民各方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反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才会有效完成。
针对“深入推进城镇化”的相关表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有三层含义:一是城镇化将继续推进,依然成为房地产在内各产业发展的动力。此次报告明确,2019年中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后续城镇化发展将为房地产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尤其农民进城购房需求是亮点,县城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有必要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而进化;二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各省会城市及周边县市的房地产发展将成重点;三是城市发展明确了“培育产业、增加就业”的导向,类似表述相对较新,房地产发展将带动更多产业发展,进而有助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产城融合的地产项目。
两会·房地产/03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趋势都必然是大城市圈发展,从中国看,几大城市圈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城市都非常有活力。从房地产角度看,过去三年,这些区域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房地产调控协同机制。从区域发展内容来看,去年报告中对此表述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今年已经变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其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这些内容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今年则将“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放到首位,此外还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内容加入到区域发展战略中,这是对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的进一步明确,对房地产来说,这也是未来城市布局的方向性指引。
两会·房地产/04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对于房地产而言,2020年资金面有望好于往年。为了稳定经济,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房地产市场也会享受到资金宽裕的利好。国家为了应对疫情冲击,采用降准降息等手段降低利率,支持企业复苏。整体来看,今年房地产不论是企业融资,还是个人按揭贷款,都有望降低成本。
同时,“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资金流向的纠偏,未来会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防止资金被违规利用,保证房价不会因为流动性宽松出现大幅上涨。
两会·房地产/05
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3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提出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相关权限的下放,使得土地性质转变空间增大,也让相关审批工作进一步压缩。同时各级省政府可以通盘考虑,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用地市场管理。
研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某些内容也为文旅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会·文旅/01
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两新一重”指的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支持文旅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重塑,增强都市圈的接驳便利性,可以极大提升文旅产品的用户体验,提高全域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
两会·文旅/02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通过大力发展高质量的文旅产业,可以部分消化出口减缓造成的劳动力冗余、稳定就业,同时在重构经济发展结构的同时,通过农业休闲、工业旅游、文博旅游等在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质量的同时,带动、消化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发展势能。
两会·文旅/03
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支持文旅、康养等大消费服务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回应了我国急需文旅等具有泛消费服务业属性的产业尽快拉动国内消费市场、重塑消费信心。
两会·文旅/04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高质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品质文旅消费,可以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义社会福利的同时,提高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同时,通过文博、文化主题旅游等消费,可以提升国民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
两会·文旅/05
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
通过推动高品质文化旅游发展,通过新基建赋能文旅产品体验、文旅市场基础设施质量、全域旅游服务品质,以及在都市主题休闲与乡村主题特色度假产品开发的同时,既能平衡都市圈、城市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平衡、产业融合的问题,也能推动乡村振兴与在地就业、创业。
两会·文旅/06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是今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及合作质量,还将在更大范围与更多国家扩大合作,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字里行间皆可见文旅身影。
综上,今年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文旅市场,总体形势偏利好,且并未提及“房地产税”“公积金”“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长效机制”“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等关键词,这就使得各地在平衡房地产和宏观经济关系、鼓励地方政府稳定房地产方面有更大的作为。2020年房地产市场和文旅市场有望继续平稳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