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咖啡店密度最高的上海,星巴克新开了一家门店,做起了共享会议室和商业社群的生意。这家位于上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的星巴克门店新增了小型会议室、单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这是我们在中国内地的首家星巴克共享空间概念店。”星巴克回应媒体查询时表示,该门店希望打造多功能灵活办公和商务社交空间。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德粦今天在一份通报中称,未来希望联手合作伙伴继续探索第三空间的更多新场景、新功能、新创想。
下面,我们来看看详情。
01
掘金共享办公
这家主打共享办公特色的星巴克门店总面积大小约200平方米,设置了近100个座位。
和其他星巴克门店最不一样的是,该门店不仅选址在办公楼区域,还在店内为商务社交、个人办公以及休闲聚会等不同人群需求设计了专属空间。门店内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包括私密的收费会议室、半开放的单人办公区、方便多人讨论的沙发区,以及短暂休憩的休闲区。
其中,店内收费会议室分为4人小型洽谈间和8人会议室两种,收费标准分别为每小时50元和每小时180元。为了确保私密性,会议室都采用了降噪设计,大会议室还配备了投屏等器材。
据介绍,新门店内的共享空间由星巴克和凯德集团旗下灵活空间和商业社群平台奕桥Bridge+共同打造并运营,需要使用会议室的顾客可以通过凯德星APP或奕桥小程序来预定。预定会议室的顾客还可以通过星巴克微信小程序、APP等渠道提前预订咖啡和餐食,也可以扫描会议室内二维码现场点单。
此外,上述门店开放空间几乎每个座位都配备了电源插座,大部分桌面还有阅读照明灯。
有意思的是,这家门店开业不久就吸引了一大帮“气氛组”前来打卡,并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分享。
有上海网友在大众点评上留言称,这家改造焕然一新的门店“绝对解决办公人群的痛点”。部分其他城市的网友也表达了对该共享空间概念店的期待,表示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能早日迎来这一全新店型。
不过,星巴克方面尚未透露共享空间概念店的在华开店计划,但表示“相信随时随地轻松灵活地工作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细分市场”。
据悉,目前星巴克在全国各地的办公商圈运营着超过900家门店,该公司形容,共享空间概念店是其在这些社区服务顾客群体的新路径。
02
后疫情时期策略
事实上,位于上海的这家星巴克共享空间概念店并非中国市场所独有。
早在去年3月份,星巴克已率先在日本推出了全新门店Smart Lounge,“希望应对越发多元化的工作方式”。该门店内同样设置了商务办公空间,包括半封闭空间、单人座和供多人开会的大桌,同时所有座位都会配备充电口,同时还提供移动电源租赁服务。
眼下在中国推出共享空间概念店的星巴克,无疑希望通过抓住后疫情时期的消费新趋势为自己带来更高的增长空间。“作为一家共享空间概念店,这家门店的设计细节全方位考虑移动办公人士的需求,力求营造一个接近居家办公的、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星巴克方面表示。
自从去年疫情出现后,国内不少公司都开始启用更灵活的移动办公模式,再加上星巴克门店内“气氛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星巴克在倡导“第三空间”的同时,开始更关注细分人群和细分场景的需求。
今年10月出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的蔡德粦曾在2021财年年度业绩会议上谈到,尽管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星巴克中国业务正致力于复苏。他还谈到,星巴克中国将通过提升顾客参与度及体验感等方式,抓住关键机遇,赋能未来增长,扩大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财报数据显示,2021财年星巴克中国创纪录地净增了654家新店,其中第四季度净增225家。
在保持高速开店扩张的同时,星巴克还在中国市场不断探索新的门店类型,希望更好地融入本地文化以及成为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比如,今年9月在上海开业的星巴克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向绿工坊”,以及11月在北京开业的星巴克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
星巴克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向绿工坊”
对于此次最新开业的星巴克共享空间概念店,蔡德粦形容是星巴克“携手合作伙伴、对多功能共享空间探索的第一步”,这家门店的创新将给星巴克在中国内地门店网络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
03
会否成为行业趋势?
那么,被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看好的“共享办公空间”生意,是否会在餐饮行业或咖啡店中带起一股新风潮?
“巨头尝试开拓新业务,总是好事情,万一摸到新机会呢?至少作为消费者,我会比较喜欢星巴克新店型的共享空间。”一位资深餐饮行业人士表示,很多时候行业巨头对业务的探索很容易被“放在放大镜下来看”。
在他看来,星巴克作为行业巨头“试水”新业务,可能更多是希望探索边界,或者提升品牌想象力,“倒未必是出于纯经济方面的考虑”。
至于这一做法是否会吸引其他咖啡店或茶饮店“跟风”,该人士认为,如果是规模不大的品牌,盲目跟风有较大的风险,关键还是要复制“成功的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