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

这家企业疫情下日均零售总额800万+

字号+ 作者:https://mp.weixin.qq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sH 2020-02-12 我要评论

唇齿相依,共克时艰。疫情之初,被视为更为强势的运营方——购物中心选择了减免租金,与品牌商共渡难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春节,人们纷纷“禁足”在家,熙熙攘攘的商业大街没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铺前门可罗雀,路上形单影只。
 
本应是消费旺季的春节黄金周,此刻凝固成寒冰。对购物中心与品牌商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疫”。
 
唇齿相依,共克时艰。疫情之初,被视为更为强势的运营方——购物中心选择了减免租金,与品牌商共渡难关。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全国数百家购物中心减免租金超百亿。
 
对品牌商而言,减免租金可缓解一时之急。但疫情迟迟不结束,品牌商消耗不起。今日网上便流传一份杰克琼斯、ONLY、VERO MODA所在公司凌致时装向商场提出延长租金减免周期的信函。凌致提出的方案是:
 
1,减免从20201.24至3.31我司店铺的全额租金(包括但不限于固定租金或抽成租金,物业管理费和推广费);
2,如疫情未在2020.3.31得到有效控制,则请贵司继续减免2020.4.1—5.31期间的全额租金;
3,如2020.3.31疫情得到控制,但市场需要一个回暖周期。因此2020.4.1—5.31期间,仅需支付半价固定租金,物业管理费和推广费用;
 
凌致希望商场一周内给予答复,足见其所处之境的困难。
 


可是商场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租金,更长时间的租金减免,能有多少家商场承受的住?尤其是回报率不高、开业不久的购物中心。睿意德提供的数据显示,即便是头部购物中心的运营成本也占据租金收入的25%,运营效果一般或刚开业的,这一比例可能高达50%。
 
所有人都在祈祷疫情拐点尽早到来,结束这该死的多难境地。遭次一疫,行业中人也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危机中保存实力?如何转危为机?此次疫情又会给原有的模式带来哪些改变?
 
针对上述问题,星图菌整理了部分头部企业的做法以及行业专家的预判,供君参考。
 
开源节流:直播卖货、共享员工……
 
减免租金只能是短暂过度措施,更重要的还在于开源节流。疫情之中,不少品牌商与运营商已陆续采取了自救与互救措施。
 
开源:直播卖货、云购物、做好刚需业务
 
疫情之下,很多商场缩短了运营时间,有的推迟了开业时间,不少零售商直接选择了闭店以节约成本,业绩冲击可想而知。但近期的一则新闻受到不少零售人士的关注,那就是门店半数暂停,太平鸟依然实现日均总零售额超800万,并仍在持续提升。
 
它是如何做到的?
 
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在公开信中提到,门店陆续暂停营业的同时,迅速做出调整,寻找新的零售路径,通过推出微信线上会员专场、微信秒杀、小程序分销、不同区域轮流直播等形式,打通了与顾客的连接,甚至许多后台的伙伴们也加入到了支援业务端的行列中。与此同时,线上电商平台全力以赴提升购物体验,保障及时发货。
 
蓝色港湾则为商户开通“1V1远程购物”服务,采取“线上买单,无接触配送”服务;龙湖北京多个天街项目每天多家商户在线直播,涵盖服饰、母婴童用品、潮流数码、珠宝等多个业态,带来限时秒杀、限时特惠活动。
 
朝阳大悦城利用其公众号平台,集结200+店铺,推出“云购悦城”活动。不仅帮助受影响最为明显的餐厅平价去库存,还直接导入服饰、美妆个护、鞋包等店家微信联系方式,让消费者与店家“面对面”交流,商品则会消毒包装、快递到家。
 
做好刚需业务的深耕。疫情之间,商场消费类需求减少,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并未减弱。INSITE盈石资产建议商场
 
可利用现阶段的社区生活资源需求,牵头联合周边社区,针对生鲜菜品等生活必需品,进行小区域画圈式统一采买与配送,从而对场内超市生鲜起到扶植作用;
 
餐饮重点关注复工潮带来的办公人群需求,购物中心牵头组织,联动政府、企业资源,调动并整合场内餐饮商户,严格监管保证食品菜品安全,组织线下配送服务团队,满足企事业单位就餐需求。
 
节流:共享员工
 
自从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媒体上诉苦“账上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2万多名员工待业”后,餐饮业不堪负重的现状就备受关注,租金成本、员工成本、库存压力等。
 
与线下惨淡相反的是,线上生鲜电商订单爆满,这也导致盒马、京东7FRESH等企业出现“用工荒”,共享员工模式应运而生。2月3日,盒马宣布联合云海肴、西贝、探鱼、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达成“共享员工”的合作,共享期间,工资由盒马发放,一举多得。
 
据统计,已陆续有餐饮、酒店、影院、百货、商场、出租、汽车租赁等32家企业加入“共享员工”合作。随后,京东7FRESH、生鲜传奇、沃尔玛、金虎便利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出了“共享员工”的邀请,欢迎暂时歇业的员工前去“上班”。
 
转危为机:提前筹划长线经营
 
新冠肺炎疫情将给行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有时间知道。很多人将这次疫情对商场与零售的冲击与2003年“非典”进行对比,但2003年我国经济尚处于高速增长期,恢复较为迅速,今时不同往日。
 
除却开源节流,也要思考疫情结束后,如何尽快恢复元气,如何在这场疫情中积攒到更多的经验与智慧,洞察到行业更多的变化。
 
关注营业潜在的危机管理
 
睿意德提出建议之一是,购物中心不仅应该拥有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更值得国内零售商关注的是营业的潜在危机管理。
 
国内购物中心的租户在(意外)营业中断这一项上的投保较少,这一点可以借鉴海外经验。美国的营业中断保险是毛收入保险中独立的一项,承保企业的生产营业设备由于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企业生产停顿或营业中断而带来的损失。
 
提前筹划长线经营
 
INSITE盈石资产提出3点建议:
 
无论是在疫情当下免疫力所起到的重要性、还是钟南山院士的健身配方都在提醒消费者需要增强保健意识,商场需主动适应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扩容变化;
 
当年非典结束后各业态出现消费反弹,说明疫情加快了零售消费结构的改变,面对新一轮的考验,要积极筹划准备疫情结束后的进攻,利用科技的手段联合线上线下共发展;
 
做好会员调动,联动商场会员与商户会员,最大化发挥购物中心的能量,调动商户积极性,做到商场动作与商户经营相协同。
 
危与机并存的首店经济
 
中商数据认为,疫情带来危机,少量大品牌倒下的同时,也给予海量小众品牌及新玩家无限商机。展望未来,很多业态业种创新形式正在孕育,购物中心应率先把握住市场机会,涉及健康的个人护理、医疗养生、健身、心理健康等小业种首店预计将大量出现。
 
此次疫情加速了早教机构抱团开发视频教育, 而互动性体验性更强不适合视频教育的运动教育、艺术教育机构将更加丰富自身经营模式,会员互动机制。
 
重塑建筑形态,提升空间多样性 
 
赢商智库认为,疫情爆发后,人们更倾向于在通风性良好的场所活动及消费,预计主打开放式、亲近自然、强体验的街区商业,以及通风性较好、户外空间较多的购物中心,未来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此外,本次疫情中,线上购物渠道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健康及生活超市类业态关注度提高。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革命,未来购物中心在业态品牌的选择上,应更关注5G、泛健康、泛娱乐、黑科技等催生的新业态,不断丰富流量入口。
 
最后,星图菌想说,黑暗终究会过去,愿每一次灾难,都是渡劫重生。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刷完爱马仕、Burberry这些时尚大牌的ins,我知道了

    刷完爱马仕、Burberry这些时尚大牌的ins,我知道了

  • 这家迷你店,只卖一种产品,为啥能赢尽口碑?

    这家迷你店,只卖一种产品,为啥能赢尽口碑?

  • 奶茶店为什么都喜欢用“第二杯半价”这招?

    奶茶店为什么都喜欢用“第二杯半价”这招?

  • 今年冲1000亿!这家地产公司有啥秘密武器?!

    今年冲1000亿!这家地产公司有啥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