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已经不再是以单纯的宠物形象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成为了安全感的来源和减轻压力的精神符号。
今年年初,星巴克推出了一款“猫爪杯”,一经上线便遭到了疯抢。有人为了买这个杯子凌晨五点就去星巴克门口排队,更有人为了这个杯子而大打出手。在淘宝上,这个官方售价199元的杯子被炒到了500元以上,甚至有的卖家标出了1000元的高价。
“猫爪杯”引发如此高的热度并不是偶然。
人们对萌物的喜爱,或者说对猫咪的喜爱正在不断地升温,还由此产生了“猫咪经济学”这一概念。
“猫咪经济学”一词诞生于2015年的日本。所谓“猫咪经济学”是指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大众对猫及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只要商家用对猫咪,就能吸引关注从中获益。
据悉,在2015年,猫咪为日本GDP的贡献就超过了2.3万亿日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当红女子偶像团体AKB48当年的GDP贡献只有565亿日元,猫咪为日本带来的经济收益远远超出了国民偶像。
而“猫咪经济学”在近几年也开始逐渐蔓延至我国。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都更为喜欢狗,而不是猫。狗被认为拥有“忠诚”、“勇敢”等一系列美好的品质,而与之相反的猫则会被认为“阴险”、“狡诈”,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风俗习惯中,猫甚至被当做是“不吉利”的象征。
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社交网站上面,“吸猫”、“撸猫”的人群正在迅速增长,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张。
据腾讯研究院测算,截止2018年年初,我国已经有大约5000万“吸猫”人群,消费者规模达到了3000万,吸猫人群的消费者转化率为65%。
猫咪为什么突然火了?
若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吸猫人群的属性入手。
宠物产业的发展通常会被认为和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在欧美等宠物市场最发达的地区的确如此:美国养宠人群近半数为45岁以上。人口老龄化和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了推动宠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我国则不然。
我国宠物消费的主力军是年轻群体。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宠物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为80后和90后,这一群体占到了83%的比例。
作为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下成长的一代人,80、90后相对来说显得颇为“孤独”。独自长大,长大后又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更加孤独,这一人群便是“空巢青年”。一项调查显示,7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空巢青年”多,57.9%的人认为缺乏情感寄托是其面临的生活困境。
在我国,“一个人生活”的成年人已经超过5800万。独在异乡、独自生活的空巢青年,最常联系的人是快递小哥。
孤独滋生出了对猫的喜爱。
与狗相比,猫不用定时带它出门,甚至不需要经常陪它玩。通常来说,猫不愿意和人过于亲近,而是更愿意自己静静地待着,但是这种若即若离反而是当代年轻人所最为追求的一种状态——互相陪伴,各自孤独。
这种点到为止的亲近让人依恋。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猫已经不再是以单纯的宠物形象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成为了安全感的来源和减轻压力的精神符号。
猫咪的经济效益
猫咪在我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各个方面开始显现。
根据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2018年,中国的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为1722亿元,是2013年494亿元市场规模的3倍多。其中,宠物猫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02亿元左右。
在602亿的宠物猫市场中,食品市场以223亿元左右的规模占据第一;其次是医疗服务市场;宠物猫用品、服务和活体销售的规模均在85亿元左右。
而单只宠物猫的平均消费额为3117元,其中他食品消费以1340元,约43%的占比为最大消费品类。
除了养猫这一最传统的“吸猫”方式,猫咪还带来了一系列衍生品。
“猫咖”便是其中之一。
“吸猫”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养猫的客观条件,猫咖应运而生。猫咖主要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其消费者多为白领或学生。在猫咖,咖啡的味道和品质成了次要条件,最重要的是猫的品类和可爱程度,一杯成本只有两块钱的速溶咖啡因为猫咪的存在,摇身一变成为了几十元一杯。
这就是猫咪所带来的附加经济价值,都市漂泊者无处安放的寂寞催生了情感诉求,而猫咖则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
不只是线下,猫咪在线上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颇为可观。
微博和微信是“云养猫”的重要基地,以“回忆专用小马甲”为例,其凭借猫咪“端午”和狗狗“妞妞”在微博上疯狂圈粉,截止目前这一账号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4026万,超过了许多国家的人口数,2018年更是位列中国网红排行榜的第一位,据悉,该微博账号一年的广告营收达到了七位数。
微博的流量通过微信公众号也被引流至微信这一平台,这些流量同样带来了不小的商业价值,“回忆专用小马甲”这一微信公众号的市值已经在2.35亿以上。
除此之外,靠着一只叫做“酥饼大人”的猫进行引流的美食微博账号“日食记”,其所属公司罐头场在2017年获得了由火山石资本领投的数千万B轮融资。
一只叫做“吾皇”的猫咪的漫画形象在由网友票选出的“淘宝原创十大IP”中成为了人气IP,“吾皇万睡”的一系列周边产品在淘宝上备受推崇,销量可观。
以一只猫为主角的漫改电影“罗小黑战记”,其制作成本大约三千万,票房却超过了三亿。
不胜枚举。
这些流量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因为跟风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存在,对猫咪的喜爱在人群中又形成了“病毒式”传播,由此转化为更多的流量。
艺术家贾科梅蒂曾经说过一句话:“火灾中,在伦勃朗和一只猫之间,我选择拯救猫。”贾科梅蒂和伦勃朗之间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和猫相处大概比与人相处要容易和舒服许多。
而中国或许也将取代日本,迎来一个“猫咪经济”更为盛行的时代。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