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这样讲。
城市在改变中发展,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也要容纳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在繁华都市中,如何探索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我们对于一二线城市新的发问。
今年,“繁荣业经济”成为了焦点。也许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夜经济”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无法与城市现状进行融合。这次,我们联手腾讯地图,选取王府井、五棵松、望京、三里屯、大兴西红门、中关村六大具有代表性的商圈,考察北京夜经济的真实情况。
上班族的“代表作”
中关村
应该没有人会反驳:中关村代表了一个时代。这里诞生过无数传奇,也走出过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半壁江山。今天的中关村,仍然是大批中小型企业的聚集地,这里的写字楼依然炙手可热。
腾讯地图系统对于中关村商圈从晚19点到次日2点的人流量进行了监测。数据显示,工作日商圈内人流量普遍大于周末夜间人流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差距逐渐缩短。可见,中关村商圈的夜间消费主要是由上班族下班后的消费行为组成的,因此工作日夜间人流持续高出周末夜间人群。
在监测范围内,包含了中关村e世界、天创科技大厦、微软大厦、银科大厦在内等多座写字楼,在工作日聚集大量上班族,区域内的欧美汇购物中心、新中关购物中心、食宝街为上班族提供消费地点。对于他们来说,白天主要以维持生计的生产劳动为主,夜晚是休闲娱乐的黄金时间段。
此外,中关村的教育同样发达,这里是各大培训机构的聚集地,交通能够直达的大学和中学数量也十分可观。通过分析商圈内人群属性,我们发现18-24岁、25-30岁两个年龄段是中关村商圈消费的主力人群,即学生和较为年轻的上班族,可见商圈内教育行业的发达也为商圈消费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从商圈人群消费税平来看,71%的消费者为中等水平和次高消费水平,另有17%为高消费水平人群。
从人群消费偏好来看,中关村商圈的消费者更注重美食和购物,休闲娱乐热度较低。在商圈内,以食宝街为首的美食网红店在近两年提高了商圈的知名度,引来大众来此打卡;较为传统的欧美汇和新中关购物中心在品牌引入上较为贴近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客流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夜狂欢的经典选择
三里屯
在北京,提到夜生活,三里屯绝对绕不过去。“因距城三里而得名,因酒吧聚集而成名”,三里屯的太古里,定义了北京的时尚文化,旁边的酒吧街,保留了十几年来的人们在夜晚吐露的故事。
太古里北区是档消费区,餐饮上主打高档餐厅,购物上也聚集了一种国际奢侈品牌。南区,以吃喝玩乐文化休闲为主,更为平民化。
此次监测区域包括三里屯太古里南北区、三里屯SOHO、工人体育场、盈科中心等消费地点。根据腾讯地图数据显示,三里屯商圈夜间人群分布周末略高于工作日,从19点到次日2点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变化,根据横向比较,三里屯是六个商圈内随着时间推移人流量下降最为缓慢的区域,也是凌晨人流量最大的区域,可见三里屯商圈至今仍是大部分人们度过“午夜狂欢”的经典选择。
从消费人群来看,年轻群体仍是消费主力,作为写字楼、商业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三里屯与中关村的消费者年龄分布相差并不大,但从消费水平来看,三里屯的高水平消费人群比重明显提高,次低消费水平和中等消费水平的人群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
三里屯同样不缺网红店和美食,夜间消费增长又有酒吧加持,加上购物品牌更偏高端,来到这里的人也许更多是带有“体验”的目的——看一看关于三里屯的魔力,因此消费人群对于购物偏好明显低于美食和休闲娱乐。
“老干部”的华丽转身
五棵松
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心中,京西一直带有沉稳、严肃的“老干部”气质,聚集了大量高校与科研院所和机关大院,安静和相对缓慢的节奏从上世纪延续至今。十年来,五棵松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北京奥运会之后,五棵松体育馆承办了大量的的演艺活动和体育赛事,为这片区域带来了更多人气。随着卓展购物中心(现蓝色港湾购物中心)、华熙LIVE商业娱乐街区的逐渐落成和发展,五棵松的夜晚也变得熠熠生辉。
本次五棵松商圈的夜经济监测范围包括华熙LIVE、凯迪拉克中心和蓝色港湾购物中心,根据腾讯地图监测的数据显示,从19点到次日两点的人群分布,周末人流量要明显高于工作日。原因不难解释,在五棵松商圈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居民区,西至玉泉路,东至万寿路,仅有华熙/蓝港一个商圈进行消费购物,而居民在工作日变成忙碌的上班族,消费行为因此而集中在周末。
从消费人群画像来看,次高消费水平和中等消费水平人群占67%,高水平消费人群所占比重相较三里屯有所下降。从年龄分布来看,18-24岁、25-30岁、31-35岁所占比重相对平均,由于商圈附近居民区较多,36-40岁年龄段人群比重略微增加。
有人说,华熙LIVE是以三里屯太古里为模板发展的。在腾讯地图数据给出的五棵松商圈人群偏好分析来看,确实与太古里有着相似之处。在华熙LIVE,除了美食之外,最吸引人的就是2018年建成的Hi-Fun竞技主题乐园和一众密室桌游,因此弱化了人群的一部分购物需求。
百年历史的沉积
王府井
从清末至今,王府井一直是北京的繁华之地,对于王府井大姐的整治规划,将这里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发展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目前,王府井大街已经和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
本次王府井商圈的监测范围包括王府井银泰、王府井商业街、apm、东方新天地等购物中心,根据腾讯地图的监测数据显示,19点-22点为人流高峰时段,但直到凌晨两点左右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与前三个商圈相比,王府井在监测时段工作日的人流量始终略高于周末人流量。
从消费人群画像看,18-24岁、25-30岁、31-35岁三个群体仍然是消费的主力人群,30岁以上的人群所占比重上升,尤其是36-40岁年龄段,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王府井或许还是北京繁华的地标。在商圈人群消费水平上,中等和次高消费水平人群占大多数,与同样是传统型的购物商业街的中关村相比,人群消费水平比例相似。
从消费者偏好分析来看,由于王府井法界两侧分布了众多中高端购物中心,能够满足各消费层次人群对于不同品牌的需求,人们对于美食和购物的需求明显高于休闲娱乐类。
五环边界的逆袭
望京
“望京,在北京的边界望向北京”,地处北五环的望京地区,从世纪初的“韩国城”,到798艺术区的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再到科创科创企业的进驻,完成了北京首个五环边区域的逆袭。东北角落的望京,道路不同于北京其他地区的正南正北,就算是北京出租车司机,被绕到迷路的也不在少数。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望京兼具了北苑区域的舒适住宅区与东三环繁荣的商业氛围,成为北京一隅特殊的存在。
本次望京商圈的监测范围包括望京SOHO、合生麒麟新天地、新荟城、悠乐汇等购物中心及写字楼。腾讯地图的监测数据显示,从晚19点到23点,工作日人流量大于周末人流量,19点到21点之间两者差距最大,从23点以后到凌晨两点,周末人流量则略高于工作日人流量。
从消费人群画像看,因为区域内具有居民区,因此可横向对比五棵松商圈,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商圈周边学校较少,18-24岁的学生群体比例有所下降。在人群消费水平方面,也跟传统商业区的人群构成较为相似,中等消费水平和次高消费水平的群体共占到了全部消费者的65%。
根据腾讯地图给出的数据,在望京商圈的人们对于美食和休闲娱乐类的需求要略高于购物娱乐类,美食仍然是吸引大批消费者的首要因素,由于798艺术街区的艺术产业效应,加上大量网红店的进驻,人们在商圈内有了更多关于休闲娱乐的选择。
南城计划里的变化
大兴西红门
因CBD而繁华的东三环,因互联网而崛起的中关村,因科创而发展的望京,南城终于等来了政策的红利。现在提到西红门,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地铁四号线边的大型购物天堂,这是大兴居民心中的商业地标,抢得城南先机,紧邻地铁,到南五环的交通网络通达性好,荟聚购物中心也为西红门商圈提供了持久的人流量。
本次地图监测范围主要是西红门荟聚购物中心,周边分布包括兴海家园、鸿坤林语墅、鸿坤理想城、瑞海家园等项目。根据腾讯地图的人流数据统计,从晚上19点到次日凌晨2点,人流量成递减趋势,且由于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限制,23点后人流相较其他商圈更少。因周围基本为居民区,商圈夜间客流量周末明显大于工作日。
从消费人群画像看,18-24岁、25-30岁、31-35岁三个年龄段的占比更加平均,由于周边的居住区较多,未成年人也在商圈内有了一定的占比。在人群消费水平方面,中等和次高消费水平人群占比高达71%。
在人群偏好方面,西红门荟聚商圈的群众消费偏好是传统购物中心的美食>购物>休闲娱乐。购物中心与宜家家居的无缝衔接,实现了客流量的共享。购物中心首先吸引近程客流,但是宜家的建立将会吸引更远距离的消费者和“宜家粉”,同事,荟聚购物中心在购物、美食方面引入众多品牌,也为宜家及自身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从夜经济中,我们可以对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如今对于“逛街”,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购物的目的性,变成了集聚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体验式逛街。北京的不同商圈为周边的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多样的消费选择,也在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对于城市发展的疑问,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答案;关于夜经济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不同商圈有着各自的探索。
*腾讯位置服务平台依托庞大的数据生态,以定位、地图展示、地点搜索、路线规划、导航、室内图、海外图等位置服务能力和LBS大数据能力为基础,面向开发者提供方便、易用、高效的LBS服务产品,为物流、出行、游戏、零售、政务等行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