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干货

商业地产商如何思考自身的“社会功能价值”

字号+ 作者:和创摩尔 来源:和创摩尔 2020-04-09 我要评论

疫情重挫后的商业实体(购物中心)应在保生存中寻求新业态组合以重建消费信心。

疫情重挫后的商业实体(购物中心)应在保生存中寻求新业态组合以重建消费信心。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蓬勃发展的购物中心产业链遭受重创,疫情期间,尽管各大购物中心积极自救,齐心合力共同抗疫,但疫情展现出的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量品牌客流下降、净利润急剧减少,当前的业态组合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上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伴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对业态组合的重新思考摆在了购物中心面前。

 

广东斯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斯越体育及斯越里商业联合创始人廖宁军女士认为,购物中心业态重组应自“刚性需求”出发,并以社会功能价值为高度,方可更好的立足于商界而不败。

 

“刚性需求”应顺应当前市场需求,而市场消费需求远不止生活必需品,如“非应试”教育消费诉求与大健康生活消费诉求,也很大程度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刚性需求”的消费,再者,教育与健康之业态消费市场还需要些市场培养期,而商业体就是最好的市场教育与培养的窗口。

 

生活必需品的各个业态经过多少年的市场锤炼,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已经磨炼成“精”了,在此多说无益。因此,我们就来聊聊教育消费大健康及运动消费的市场与业态组合,希望结合我个人观点可以对您的品牌产品组合或商业的业态调整有所启发。

教育消费体现于精致 生活追求的时尚消费诉求

 

随着全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人们对精致生活追求成为新时代下的时尚追求。在这个环境下,人们趋向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数据显示,市场孕育的教育培训近几年每年以23%以上增长。

 

目前而言,购物中心教育培训业态规划考量以应试类、热门兴趣类、再教育工作应用类的刚性需求培训为主方向,结合个性化兴趣爱好、大健康及体育运动等教育培训为自身重组强化教育消费标签。

 

上述刚性需求培训类想必大家都清楚,因此我们仅聊聊大家意识中非刚性类培训的文化与体育运动类,这类培训也日渐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刚性需求”,尤其是体育运动类的少儿培训,据体育体系发布2019上半年数据显示,体育运动少儿培训类消费同期增长63.2%,倍受85与90后的年青家长青睐,同时也形成了小孩培训时家长陪同社交文化。

 

此外,近些年来的生活类培训也形成了各类文化生活圈,如品茶文化、传统文化、生活艺术文化、体育专业社交文化等。

 

 

各类文化培训项目包括茶道培训、茶具鉴赏培训、品茶、陶艺、剪纸、居家中式烹饪、插花花艺、色彩搭配、社交礼仪等的培训市场,也越来越被年轻消费者所接受,不仅体现了年轻消费者有追求独特个性的消费诉求,而且也比较受高端消费人群的欢迎。

 

近几年来,体育专业社交文化,在各个专业领域形成了许多的专业社交圈。如击剑俱乐部、滑雪俱乐部、马拉松俱乐部等比比皆是。因此体育运动专业的培训市场也在逐步地形成,再加上人们运动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为体育运动消费,这也拉动着体育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快速发展。

 

综述以上各类培训教育市场,我们作为商业体经营者与决策者应会深思以下几点:

 

1.以上几类购物中心均非常少见,合作商在哪?(在社区、零散街区、专业场所等);

 

2.教育培训类业态可能可以解决创新组合,走出差异化,但我们必须思考购物中心坪效如何达标的问题(以上几类教育引进坪效一定不会高)。

 

此外,廖总还认为:

 

1.引进此类业态的目的在于差异化经营,要强化某个刚性需求消费标签,吸引对应的消费群体,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以购物中心自身窗口的作用来推动“社会文明价值”的发展;

 

2.购物中心应针对规划的差异化业态可带动的主流客群,设定业态占比。即以差异化业态与可增值坪效业态占比比例大小,来均衡此类业态的坪效。

大健康生活消费体现于人们 对体育运动与健康保养的诉求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自今年疫情后就无需再言。个人预测疫情过后,人们对大健康之体育运动产业的需求会大大增加。以体育运动的消费诉求,来谈谈我了解和看到的市场消费变化:

 

首先,为体育运动买单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1.普通的老百姓愿为自己或小孩付费学习专业的篮球、游泳、跑步等普通运动项目;

2.身边爱好运动并会参与运动的人群,近两年来在以几何式的数据增加,特别是中高端职场人士。运动产品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9年度双十一的大数据就说明此观点。

 

其次,自2014年46号文件出台以来,体育运动消费市场有所提升,但体育产业化、市场化推动并不明显,目前也仅发力在运动产品上,尤其是运动服饰产品的消费。体育运动的体验类、参与类的刚性消费没怎么变化,但其实这才是真正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消费。

 

购物中心可承载的体育运动刚性体验与参与业态非常之少,其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也清楚,那就是坪效难以达标的问题。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有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有考量并规划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其中。

 

 

对于体育运动与健康业态的引进调整,廖总认为:

 

1.推动全民体育运动,为全民体质提升保驾护航更是社会的责任。推广体育运动须举办各项目赛事并让全民参与,而购物中心当然是最好窗口。在此购物中心可能收获坪效不佳,但可以收获客流,并且建立体育运动IP标签也是值得;

 

2. 体育运动在国内以竞技体育主导经济效益已根深蒂固,而竞技体育是体系内的事业,因此要市场化商业化还需要时间,那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是购物中心的机会;

 

3.体育运动涉及的硬件、软件、运营等均相对专业性强,商业地产领域要消化需要一个过程。

 

为此,斯越体育在2020年推出购物中心“单项目店”,解决商业地产快速进入体育运动产业的问题。斯越体育定位为以“体育+商业+科技”的模式,运营全民体育运动项目的赛事与体教,打造都市运动社交目的地,在全、专业、精准服务上不断叠加体育运动消费标签,同时,为体育产业进入商业地产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1. 斯越体育作为项目的IP项目或主力店进入购物中心

 

单项目店拓店物业要求: 

1)选址适合于:中庭、广场、天面等的空间场地(长15mX宽12mX高8m);

2)合作期: 1-15年以均可;

3)面积:800-3000㎡。

 

2.赛事项目输出

 

活力杯IP赛事落地在您的项目上举办:

 

1)长期或短期的举办;

2)为购物中心个性定制需求性赛事。

 

3.体育运动项目开发与规划资源输出服务:

 

1)斯越体育附有商业属性的体育运营公司,定位“体育+商业’的运营模式。因此,可以为商业项目提供前期定位的体育产业可行性研判服务,并提供建筑与体育场馆设计规划专业咨询服务;

 

2)斯越体育提供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运营改造规划服务与工程建设;

 

3)斯越体育提供场馆运营与赛事运营团队输出与团队代组建培训服务。

 

斯越体育认为,以人为本是消费的不变的核心,消费者的对运动健康的“刚性需求“一直都是斯越体育关心的重点,未来3到5年,斯越体育会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开5-8家社区店和购物中心主力店,为体育产业进入商业地产贡献更多的方案智慧。

 

相信,经历此次疫情之后,泛健康、业态多元化将成为业态调整注重的趋势。商业地产商只有重视消费者的“刚性需求“,重拾对自身的“社会功能价值”的思考,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大体量Mall如何做到复苏力Max?百信广场抓住了

    大体量Mall如何做到复苏力Max?百信广场抓住了

  • 传统商业地产模式如何突破困局?

    传统商业地产模式如何突破困局?

  • 招商和运营的区别:写的太透彻了!

    招商和运营的区别:写的太透彻了!

  • 快速招商成功的谈判法则

    快速招商成功的谈判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