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艺术振兴乡村,我们学得会吗?

字号+ 作者:张文晖 常瑶 来源:华高莱斯 2021-04-08 我要评论

乡村振兴之全球样板

 

一、艺术振兴乡村——欲罢不能的烈酒

2021年的国家“一号文件”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再次提升。在整个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各级乡镇在不同的振兴方式上已经做了大量探索。其中用艺术手段振兴乡村,已不是新鲜的话题。“艺术乡建”、“艺术振兴”、“艺术激活乡村”、“艺术介入”等说法早已经大量出现。

 

婺源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这是因为艺术“与政治、经济、社会、大众发生了紧密联系,扮演着一种动态激活的身份”的作用,是众多乡村愿意尝试的美酒。但是更多时候,艺术这种酒却是让人头疼的“烈酒”——使用不当的艺术手段,不仅难以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甚至常常带来新的问题:

 

例如,音乐节作为一种吸引人气的艺术手段,在国内各地火爆上演。一场场音乐节在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确实在短期带来了庞大的人流聚集,比如:草莓音乐节2017年在全国共12座城市举办,吸引了95万人涌入现场。然而几天短暂的客流繁荣之后,带来更多的是“激情背后的苦恼”——热闹过后不仅重新恢复到萧条状态,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环境问题。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麦田音乐节等近些年不断传来节日过后垃圾遍地的负面新闻。2014年草莓音乐节在通州运河公园狂欢3天之后,留下了80车垃圾;迷笛音乐节也给海淀狂飙乐园带来超过20吨的垃圾清运重负。音乐节,成为了一种“爱并痛着”的艺术手段。

 

草莓音乐节
图片来源:全景网

 

除了艺术过后的“重负”,艺术家与驻留乡镇之间的沟通协调也非易事。因为这些艺术家们在成名之前,往往处在“主流”的“边缘”,有时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像梵高,在其一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中,不止一次上演过“割耳朵”的癫狂事件。沟通与协调,往往成为艺术家聚集的乡村中,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此外,不仅是艺术家的乡村驻留,将艺术品植入乡间,依然需要避免出现艺术与乡村脱离的问题。假若乡村仅仅成为艺术家个人表演背后的幕布,那么“艺术振兴乡村”只能是脱离乡村实际的“伪振兴”。只有从乡村本土出发的艺术,才是真正振兴乡村的有效手段。可是,真的有艺术家尤其是知名艺术家为了不知名的村庄而甘当配角吗?

 

面对上述艺术与乡村之间的种种磨合问题,日本新泻县一个叫做“越后妻有”的乡村,却给出了自己的满意答卷。

 

越后妻有
图片来源:flickr@Ann Lee

 

二、“小乡村大艺术”——越后妻有的成功秘诀

 

多数人描述越后地区都会用上川端康成《雪国》的那句“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越后妻有就坐落在越后地区最南端,是新泻县包括十日町和津南町在内的一片760平方公里的乡村区域。从越后搭乘铁路到达东京需要两个多小时——这在日本,已经是非常偏远的地区了。“妻有”的日语为“远方尽头”之意,也清楚地描绘了这个深山雪乡的偏僻。

 

越后妻有
图片来源:flickr@Ann Lee

 

作为传统的偏远乡村,越后妻有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的衰败,人口数量仅剩不到7万,还不到巅峰时期的三成。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向大都市,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不断有农田废耕,不断出现空置房屋。在越后妻有走向衰败的过程中,艺术的出现成为其命运的转折点:

 

1.策展大师助阵,打造属于“乡土”的在地艺术节

 

国际著名的艺术策展人北川弗兰,可以说是越后妻有的“艺术拯救者”。北川的老家就在同属越后地区的上越市。在90年代一次对越后妻有的参观中,他被这里的衰败所震撼,立志要用艺术拯救故乡,于是策划了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节。正如他所说:“看到乡村里的老年人在平静的生活中自然的微笑,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在大地艺术节的策划过程中,北川的理念与多数艺术节要“彰显艺术”有所不同。“大地艺术祭”坚持的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这种以本地乡土为出发点的理念,也可以从艺术节的名字“大地”两个字上看出。就像北川自己所说,“这不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节日,艺术只是一个催化剂,是用来呈现当地历史和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大地艺术节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艺术,艺术只是配角和载体。这也是用艺术振兴乡村所真正需要的方式。

 

大地艺术节
图片来源:flickr@Ann Lee

 

每三年一届的大地艺术节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若非因为疫情的影响,2021年将举办第八届。至今共有2000多组艺术家和建筑师参与,其中不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马岩松、蔡国强、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圈的大师级人物。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艺术节之一。

 

2.非盈利机构(NPO)协作组织,助力艺术节在地化落实

 

艺术家的带领,无疑是乡村艺术振兴的重要推力。但是只有艺术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艺术与乡村的真正融合,需要细致的沟通、衔接和落实,而这些仅靠艺术家自身往往难以实现。于是,具有“润滑剂”作用的非盈利机构(NPO)就成为了在地化落实的主体

 

在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节中,艺术家们负责艺术作品本身的创作,而整个艺术节本身的举办工作,如布展、协调和组织运营等,就落在了由本地居民和区域外的支持者组成的非盈利机构——“越后妻有-里山合作组织”身上。尤其是其中的艺术节专门协作团队——“子蛇队(こへび隊)”,更是核心主力。“子蛇队”的成员包括本地居民、来自东京等日本各地以及海外的义工们——从中学生到80多岁老人不等,不受年龄、职业和性别的限制,募集到的成员约千人。他们凭借兴趣加入,通过自发组织的方式参与到艺术节的工作中。从艺术节开幕前协助艺术家们完成艺术品的制作、到开幕之后各场馆的接待管理,甚至是艺术作品、餐厅及民宿的营运,都可以看到这些热心义工们的身影。可以说,这个协作组织,才是艺术节一届又一届成功举办的幕后功臣。

 

大地艺术

图片来源:flickr@Ann Lee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华高莱斯《技术要点》系列丛书《乡村振兴之全球样板》

本书精选了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芬兰、荷兰、英国等10个国家,共计17篇文章,从全球视角来审视剖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并且给出了不同生存环境下努力求生,创新振兴自身乡村的种种案例。

本书将在年内出版,即将开放免费预约,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张文晖

华高莱斯知识研发主管

2014年加入华高莱斯,在城市战略、新城开发、县域经济、文旅融合等领域顾问经验丰富;擅长日本相关城市、产业、乡村及文旅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有深厚研究积累。

常 瑶

华高莱斯董事策划总监

2014年加入华高莱斯,在城市整体战略、区域开发、产业新城、县域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顾问经验丰富;擅长城市整体战略、产业新城、县域经济等领域的综合顾问解决方案制定。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炯的艺术与设计》,搜狐号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2021年3月4日

https://www.sohu.com/a/391923832_732044

《这些数据告诉你孤独其实并不可怕丨2017草莓音乐节回顾》,百家号噼啪音乐圈,2021年3月4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935873666378771&wfr=spider&for=pc

《北京草莓迷笛音乐节狂欢后共清理超80车垃圾》,铁瑾,北京晨报,2021年3月4日

https://news.qq.com/a/20140506/004507.htm

《从“越后妻有”看艺术改变村镇》,罗书银,中国文化报,2021年3月4日

http://www.sinology.cn/mess/w18juji/20180910117023.shtml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基于日本越后妻有、濑户内地区的案例分析》陆诗雨,腾讯研究院,2021年3月4日

https://www.tisi.org/?p=17657

《大地艺术节策展人北川弗兰:村民的笑是我前行的动力》,中国新闻网,2021年3月4日

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50627/832232.shtml

《2018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新亮点》,陈耀杰,雅昌艺术网《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这不是一个属于艺术的节日》,2021年3月4日

https://news.artron.net/20181112/n103234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