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

揭露中国商业地产及零售业六大套路

字号+ 作者:Billy 来源:中国购物中心网 2019-05-28 我要评论

商场如战场,商业地产圈尤其如此


中国商业地产和零售行业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良性和正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然,也有不少人习惯动小聪明,打擦边球甚至是心术不正的现象存在。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无奸(尖)不成商”,不管是“正道”还是“旁门左道”,如果想在商业场立足或做成一番成绩,就必须有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今天小编就一起来闲聊圈里的那些“小套路”。
在激烈的竞争下,大家为了生存或求发展,往往需要不同的“套路”,当然不一定全都是负面的。尽管大部分套路固然都是基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我们同时也不排除有些套路实则是为了促进行业发展或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善意的谎言”。总而言之,“套路”有好有坏,关键取决于从哪个角度去看。

套路一
新零售“新零售”一词是原是马云提出的,它出现的时代背景也正好赶上传统零售正值进入寒冬期。“新零售”三个字的出现,一时间使得千千万万的商业地产和零售从业者都趋之若鹜,百家争鸣。然而,几年过去了,至今也仍然没有人可以给新零售做出相对专业和完整的定义。或许它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就是简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甚至还有人把新零售理解为“网红带货”或“美女直播”这些新兴的销售渠道和玩法。总之,各有说辞却没有定论。

说实话,其实包括马云本人在内,到今天为止或许连他自己也还没弄明白到底什么叫新零售。而他当初之所以会引导(或称“误导”)大家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模式简单理解为新零售的根本原因或许仅仅是为了夸大和扩大电商的影响力。不管马云当时提出新零售的初衷为何,但这显然是个“套路”,无褒无贬,和马云本人一样,或许也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仅此而已。

套路二:
装补所谓“装补”,即“装修补贴”。顾名思义,就是甲方业主为了促成和乙方品牌的商铺租赁合作,同时也考虑到降低品牌在该商场(尤其是新场)的经营风险,而适当提供给品牌租户的补助。正常情况下,业主会将双方约定的金额分阶段直接支付给品牌租户指定的“装修公司”,所以行业管它叫“装补”。既然装补是建立在甲乙双方友好合作基础之上的,那又何来“套路”的说法呢?到底“套路”和“没套路”之间的分水岭和尺度又在哪里呢?
第一种:夸大“套路”
市场上有很多品牌或加盟商,他们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开店和经验的风险,或甚至期待从装补中直接获利,所以往往会虚报和夸大装修成本。
举个例子:
如果品牌的实际装修成本支出是人民币5000元/平米,那么他们往往会向甲方业主索要8000元/平米或甚至更高的装修补贴。如此一来,装修100%由业主买单了,而口袋里还有客观的“余额”供购买货品或聘请导购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不能叫“装补”,应该叫“全补”才对。
第一种:弄虚作假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甲方业主而言,他们心里其实也很明白大多数品牌的装补报价都有一定的水分。但他们往往会选择睁一眼闭一眼的欣然接受,毕竟换位思考,做零售确实是也不容易。然而,有部分品牌往往会在甲方业主的包容的基础上变本加厉,拿了钱还不好好做事。要么在装修质量方面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要么在门店货品的供应上少斤短两。这样的“不良”现象相对更多会发生在所谓的“奢侈品买手集合店”身上,毕竟正规品牌或加盟商开店都会受品牌的要求所限制,弄虚作假的空间不大。
不过话说回来,装补的交易其实也不存在套路或不套路,这完全取决于甲方业主的需求和专业度。要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也无从评价了。试问这些习惯以“套路”装补获利的品牌为什么从没想过把目光放在新鸿基地产或太古商业呢?道理就在这里。
套路三:山寨品牌
大家或许都很清楚,我们国人在创造力方面相比国外有所欠缺,但“抄袭”和“模仿”则是轻车熟路的强项。正因为我们创造不出爱马仕,香奈儿,或甚至是阿迪和耐克等国际大牌,但我们却有能力和实力制造与之相应的“山寨”品牌。
举个例子
市面上带有POLO字样的品牌少说也有十多个,但事实上全世界范围真正的POLO只有两个品牌,那就是相对高端的POLO RALPH LAUREN和相对接地气的U.S POLO,而其它的圣代保罗和各种保罗则都是山寨品牌范畴。
然而,打造山寨品牌其实也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几年前韩国人注册的BOY LONDON在中国市场差点就击垮根正苗红的英国线BOY LONDON就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山寨品牌满天飞,比比皆是。而且山寨品牌的店开多了,往往会把假的做成真的,真的却变成假的。
总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物美价廉才是王道,无所谓真假。试问红遍大江南北的POLO SPORT又是真还是假呢?而SUPEREME的美国线,意大利线,英国线,德国线,或甚至是中国线,谁真谁假又从何说起呢?当红潮牌CHAMPION(冠军)也是如此,值得我们深思。
提起模仿,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深耕耐克和阿迪等国际品牌多年代工厂业务后,中国福建地区兴起了鸿星尔克,特步,和安踏等多个国产运动品牌。今天,安踏更是以2000亿美元的估值超越了阿迪达斯,稳居全球运动品牌第二名,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套路四:假授权书
只要不是品牌方直营开店,就必须要拿到品牌方给的官方授权。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然而,有不少投机取巧者往往会在甲方业主提供的高额装补的诱惑下选择铤而走险。
正常情况下,如果以集合店的形式出现,只要拿到品牌方或甚至是国外正规批发商的销售授权就视为合法了。已经慢慢淡出战场的ATTOS和P+,和当前市场上做得相对比较正规的“蔻莎百货”和“有度环球馆”都属于这个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爱马仕,LV,和香奈儿三个品牌是在全球范围都没放产品销售权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现集合店里销售这三个品牌的货品,那么要么就是违规操作,要么就只能是假货。
在这个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在市场上是不是都会看到一些长得类似阿玛尼的“老鹰型”商标,也有不少私营企业自称可以开COACH和MK带品牌LOGO的门店,甚至还有人自称是爱马仕或LV的加盟商……然而,就连这么肤浅的套路也有不少甲方业主竟然信以为真,这或许只能归咎于专业度问题了。
套路五:招商月费
自从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集体走下坡路以后,绝大多数的奢侈品牌都放缓了开店的计划。要么坐守不开,要么开店和闭店同步进行。而在另一方面,大江南北依然有数以千计的甲方业主(尤其是内地开发商)盖好了楼在坐等奢侈品牌的入驻。
如此供需关系完全失衡的现象结果给两种人创造了商机。第一类就是我们在之前提过的所谓“奢侈品买手集合店”(以骗取高额装补为主)。而第二类则是以“招奢侈品”为噱头的第三方招商顾问公司。
这类打着“招奢侈品”旗号的第三方顾问公司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现阶段招奢侈品牌(尤其是重奢品牌)的难度。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
第一:打着招奢侈品的旗号有助于和甲方业主签署招商代理协议或甚至是独家代理,因为多数内资商业地产的老板一看到LV,GUCCI和PRADA等大牌的字眼便两眼放光。
第二:尽管他们深知在现阶段引进重奢品牌到内资地产项目的机会几乎为零,但至少他们可以非常舒服的每个月从甲方业主那里获得二三十万或甚至更高的所谓招商月费酬劳。就这样,拖个一年半载,就算结果啥品牌都没招成,一两百万也已经轻松到手了。
套路六:杜撰个人简历
暂且不提中国现有近万个规模的购物中心,根据可靠官方数据,未来三年内每年还将以800个左右的数量增长。说实话,别说一年内市场可以培养出800个团队,就算是培养800个专业人才也是天方夜谭。就这样,中国商业地产和零售行业的人才供应彻底进入了“鱼目混珠”和“滥竽充数”的混乱局面。
在一方面,无论是甲方业主还是品牌(尤其是前者)的招聘需求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完成任务,HR们或许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招不到真正的优秀和专业的人才是失职,但招个勉强能用的总该可以交差了吧。在另一方面,有不少应聘者在高薪和高位的诱惑下,选择铤而走险。
然而,他们除了杜撰自己个人的职业经历和业绩外,貌似也别无他法。有些人的简历甚至水分超过50%,这也就是大家平时常说的,“自己的简历上写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别人的经历”了。
举个例子
有些职业经理人为了拿下高薪的甲方招商职位,闭着眼睛就吹擂说恒隆、太古、新鸿基某某项目的奢侈品牌都是他引进。要知道,绝大部分港资和外资企业的真正操盘手其实都是BASE在香港总部的。
其实说实话,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简历完全一点水分也没有那是不太可能的,但关键要适当把握尺度。稍微有点水分或许可以叫做“修饰”,但一旦水分过多了,那就变成了“套路”。

智库观点:
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提到“无奸(尖)不成商”。生意场不是教堂,一句假话都不说,或一件虚假的事都不做那是不太可能的。对于套路或不套路,我们坚持以下几个观点:
1)只要是处于保护企业或自身合法利益,且不会给对方造成财物损失的,理论上也只是“套路”。
2)即使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且经得起调查和推敲的,原则上也只是“套路”。
文章的最后,我们呼吁和希望所有行业同仁,在没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尽可能不要涉足“骗”或“套路”的领域。即便真的有必要,那也要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底线,如此我们的商业地产和零售行业才会一天比一天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购物中心网原创内容,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申明,违规转载必究。

相关文章
  • “中国版LVMH”遇阻,收购Bally成空中楼阁?

    “中国版LVMH”遇阻,收购Bally成空中楼阁?

  • 30个时尚零售商暂时关闭中国部分门店

    30个时尚零售商暂时关闭中国部分门店

  • 海底捞似水,西贝如火

    海底捞似水,西贝如火

  • 殿堂级品牌卡地亚如何领跑中国市场?

    殿堂级品牌卡地亚如何领跑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