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尽管还有些杂音,但从2020年资本团跑步入场开始,到现在已经快速形成了3+1格局。
社区团购的成长伴随着政府的严厉监管,甚至在一片嘘声中,其实大戏已经半程,上半场有些看似主角但出人意料的领了盒饭,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高潮还在延续,但从社区团购参与各方来看,这部大戏一开始就注定不是连续剧,而是一部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大片。
我们知道,社区团购赛道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三大板块,前端流量、中端仓配履约和后端供应链能力。
社区团购平台伴随订单量逐步增多,为保证在损耗、时效、成本间寻求利益平衡点,基本形成了共享仓(协同仓)、中心仓、网格仓的三级仓配履约体系,也是目前行业主流平台所采用的模式,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目前都采用此模式。
共享仓伴随着社区团购的发展而形成,就像社区团购一出生就伴随着嘘声一样,共享仓的成长之路注定也是坑坑洼洼。
社区团购的三级仓配履约体系
社区团购采用“211”模式,即社区团购顾客于当天23:00前在社区团购平台下单,次日最早可在11:00左右前往社区附近的门店(团长处)自提商品,最晚不超过16:00。
很显然,平台海量的供应商以及数千个SKU产品,从厂家或渠道仓一地发往平台的全国中心仓在时效上是完不成的。
因此,供应商会选择将货物提前存储在靠近中心仓(甚至同园区、同仓)的共享仓。
当日晚上至次日凌晨2:00前,分批将商品送至中心仓;
次日凌晨4:00前,中心仓集中订单处理,将供应商送来的货物按网格仓进行分拣、运送;
次日凌晨3:00至早晨8:00,网格仓收到商品后,按其覆盖的团点进行分拣并配送至团长处;
次日早晨8:00至11:00,团长收到货物,按用户进行分拣、理货后,通知群内用户上门取货;
次日11:00后,用户最早可以上午11:00左右前往团长处提货,若当日出现订单较多、配送延迟等情况,用户最晚提货不超过下午16:00。
从覆盖范围看,1个中心仓周边通常有3-5个共享仓,可覆盖40-70个网格仓,一个网格仓可覆盖300-500个团,即一个中心仓间接覆盖1.2-3.5万个团,为了保障快速将货物送至中心仓,供应商存储货物的共享仓多靠近中心仓,也会出现与中心仓同园区、实质共用一仓的情况。
中心仓的覆盖半径在100KM左右,主要覆盖1省或多个城市,网格仓的覆盖半径在15-20K,主要覆盖区、县、乡镇及村。
“共享仓+中心仓+网格仓”环环相扣,共同作用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共享仓使时效性得以前置,中心仓为所有商品集中流转中心,集约化分拣加工方式使得作业效率提升,网格仓作为平台履约最后一环,集单配送是履约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这就是社区团购的三级仓配履约体系。
社区团购共享仓发展格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角逐。
从业界普遍的观点认为,网格仓盈利比较困难,原因很简单,平台集约分配订单,成本管控肯定会做到极致,而共享仓的客户是平台供应商,在快速发展时期,供应商的注意力更多在商品动销的速度和数量。因此,在共享仓细分领域,越来越多的“狼”闻着“味”扑了过来。
由于社区团购平台发展变化的太快,共享仓跟着平台也在快跑,参与这场竞争的角逐者,就像是碰到了一场没有准备的遭遇战,和对手不期而遇,突然就开枪了。
正是因为如此,参与共享仓角逐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共享仓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也是千差万别。
从参与的群体来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四种:
1、仓储物流或供应链企业,大型的比如安得、越海;
2、第一代电商云仓的经营者,比如发网;
3、快递、快运网络的从业者,比如中通云仓;
4、平台的供应商或者快消品的渠道商,这个群体为数众多。
从规模和区域的角度看,共享仓有三种形式:1、全国网络型的共享云仓,比如丰仓;2、区域性的共享云仓,比如山东的高盛;3、规模较小、只在某一个区域的单仓,行业内俗称为“野仓”。
从目前发展的规模和趋势看,排在头部的共享仓有安得云仓、前海丰仓、发网云仓和越海云仓。这几家共同的特点都是网络型云仓,在全国云仓的布局都超过了一百个以上。
不同之处在于,安得依托于美的强大的背景,已经发展为一家综合供应链企业,发网的重心在于电商仓配B2B\B2C全渠道,越海更是国内、国际全球布局的综合供应链企业,丰仓则只专注于社区团购共享云仓这一件事。
社区团购共享仓可能面临的“坑”
其实从参与共享仓(协同仓)的企业性质来讲,有民企也有国企,但似乎民企更有活力。
无论什么样的身份参与这个领域,都要面对强大近乎垄断的平台和海量的供应商,尤其要面对发展快且复杂多变的社区电商生存环境,想必关注社区电商发展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快速的变化,4、5月份还是估值几十亿美金的大鳄,不到一个月就变成了鳄鱼肉被炖着吃了。
在变幻莫测的社群电商环境下,共享仓(协同仓)都面临着哪些“坑”呢?
第一,社团快速增长的需求与仓配网络协同平衡的矛盾,笔者认为是共享仓发展过程中的首“坑”。
我们都知道共享仓是围绕着中心仓和平台的供应商服务的,比如3月份共享仓的需求是5000平米,适当考虑发展租了6000平米,可能会有几个月1000平米空置成本。
但到了8月的需求一下子7000都不够用了,如果换仓则意味着损失押金,如果增加另外的仓,则面临着操作成本的增加。差不多网络型云仓,都会走过这个“坑”,尤其大型的网络型云仓。
第二,平台中心仓强势的“城管逻辑”。
共享仓虽然服务的是供应商,向商家收费,但送货履约却是围绕着平台的中心仓,每天面对的是平台中心仓的仓管人员,中心仓的管理人员非常强势,拥有对共享仓交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罚款甚至“封杀“的权力。
在他们看来,没有按照平台的要求送货,或者送货人员态度有问题,等等,当场就会开罚单,一万两万现场的仓管说了就算,令共享仓苦不堪言。
第三,“共享仓参与者二代”搅局。
目前有些规模的共享云仓企业,其中的管理人员看到这个生意快速发展中的空间,觉得有利可图,自己出来创业,把供应商客户拉走挖角,或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还在企业努力工作,背地已经做着蝇营狗苟的事情。
第四,有专家说平台直接介入共享仓可能是第三方共享云仓面临最大的“坑”。
确实,若共享仓盈利可持续,平台为什么不参与进来呢?平台又不差钱,在中心仓产能不饱和的情况下,可以从中心仓划出部分区域用作共享仓,在中心仓产能饱和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独立共享仓。
实际上,不是未来,现在几个大平台都已经参与到共享仓了,美团、多多在一些区域的中心仓都建有共享仓,兴盛更是自营共享仓,那是不是第三方的共享仓就没有市场了呢?
笔者略有不同认识,道理有两个:
1、一方面是供应商的数量庞大,增长快速,另一方面紧张的土地资源,使得各地的仓库面积永远是有局限的,平台拿地建仓或者租仓会受限;
2、近几年社区团购平台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平台更多的精力会聚焦在前端用户引流和市场拓展上,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仓配履约交给第三方不是件坏事。
社区团购共享仓的发展趋势
共享仓作为保证履约时效性及提高加工、打包、分拣效率的关键环节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可能产生四大趋势:
第一,加盟模式可能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加盟模式成就了中国快递行业,虽然顺丰、京东的直营模式有很大的优势,但为此付出的高成本让这两大巨头也是非常苦恼,而加盟模式的中通、韵达口碑实力江湖地位已经很难撼动,近年疯狂搅局的“极兔”更是如日中天。
共享云仓的加盟逻辑其实一样,与直营相比加盟有两大特点:一是“快”,这和社区团购发展的“快”相匹配,另外一个特点是成本低,这一点也和社区团购发展对成本的要求高度一致。
第二,服务升级,体量加大,可能会出现“化整为零”的细分共享仓。
未来共享仓服务会更加多样化及专业化,除了基础的仓储服务,装卸服务,加工,打包,分拣,退换货等服务会越来越多样,需要多方位满足供应商要求。
鉴于平台对供应商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业务规模增大、共享仓业务体量加大,但仓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化整为零”更加专业的细分共享仓,比如调料副食仓,日化仓等。
第三、专有的信息系统成为标配、自动化成为可能。
从目前看,专为社区团购共享云仓的系统技术尚不成熟,主流的WMS系统,不能适应社区团购共享仓的场景,共享仓的参与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海量的供应商业务场景,使得专有的信息系统必须成为标配。
目前由于品类多样且体量不足以支撑成本,机械相比人工更贵,但随着社群电商的高速发展,在业务体量较大且稳定的情况下,对特定SKU的分拣加工可能引入更多机器实现自动化。
第四,未来头部共享仓企业可能成为平台最大的供应商。
头部共享仓企业拥有仓配履约的成本优势和网络优势,向上延申参与代运营、向下延申参与供应链整合,在资本的助推下,完全可能会成为平台不可忽视的供应商。
社区团购是同时基于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大逻辑的新商业、新模式,但社区团购实现交付的基础设施仓配网络尚不成熟,这也正是包括共享仓(协同仓)在内所有参与者的巨大机会。
社区团购绝不是几斤猪肉几颗白菜的买卖,它展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大逻辑,正在形成能推动面向数智化时代本地生活的新底盘。
来源 | 丰仓科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