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运营,最大的福利是能够触达到公司几乎所有资源,而在这过程中,与优秀的人交流最让人着迷。在我所工作过的公司中,睿意德对培养年轻人的热情远超通常,我也一直在见证年轻同学在公司的飞速成长,并且在与这些独立思考的年轻人交流时也常常被触动。今天征得同意后,将他们对于工作、成长和生活的部分观点做了梳理并分享出来。
刚入门不意味着低势和失败
我的专业与商业地产不相关,在我刚加入RET的时候,项目风暴会、项目评审等环节,在方法论和方向探讨上我常常没有思路,会焦虑于自己是个对项目和团队没有贡献的隐形人。感觉没有周围的高年级同学优秀,自视也没有任何天赋。但是,我不会感觉自己失败,也不会以低势者的心态就不发问。我告诉自己:“这个阶段我可以埋头苦干、少说多做,友好的对待身边的人,保持好的情绪和性情”。我觉得获得帮助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认为理所应当的不感激和习惯性依赖;可耻的是自己不思考就发问和获得方法却懒于付诸行动。其实,我心里总想“因为还不行,才有空间成长啊,人是会变的,成长和变化只要发生就好。
不做抱怨的loser
我喜欢篮球,著名的篮球教练约翰·伍登(John Wooden)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在开始责怪他人以前,你并不是个失败者”。思考和正视自己的错误,才是有价值的。过分关注外因是一种思维惯性,就像市场竞争一样,成长也是一种竞争,过分强调外因,也就逃避了深入思考和反省自己的可能,从而阻碍自己的成长。比如在总结复盘时往往伴随着争辩,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思维都是外在潜意识水平,没有将思考的细节提升到词语水平,而且人在场景中的表达只是他思考模式、过往积累和当时情绪汇总在一起的表露,不代表他的全部和事物的全貌,所以也要把争议当成交流的一种形式,不受自己情绪的干扰以及给对方贴上标签去阻碍彼此探究达成共识的办法。
知道努力也会失败
去找到正确的方法
我学的是理工科,所以习惯思考事物间的关系,我认为努力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找对方法才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多思考和与前辈交流是很有效率获得方法的途径。巴菲特建议投资初学最好的投资学习方法是模仿大师:“我一直认为,对于刚开始起步的投资人来说,应该寻找已经被证明长期成功有效的投资方法,然后依葫芦画瓢照着做就行了。令人吃惊的是,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少了。”是的,很多同学会感觉照搬高年级同学的经验总结和想法不大好意思,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最基本的一种习得。一个人20年的积累交流给你听,这是很宝贵的分享,吸收它们再通过实践、质疑和反思就可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总结。
做仓鼠
要长期积累
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事可分为两种:一种可为自己增加“钱利”,能直接而快速地体现在自己收益上,另一种是能为自己增加“潜力”,是指有助于自身能力提升,可为未来创造更大价值积累能量的工作。“钱利”虽是作为职业人不可忽视的,但过于看重可能会令你失去未来,有目标的职业人应该更重视自己工作过程中“潜力”的积累。我曾经想过所谓专家1万小时定律,单靠自己是否或成为专家,肯定的答案一定伴随着边界条件,所谓专家也是指为客户和更多的客户创造价值,那么势必是走向团队协同创值的道路,而不是所谓自由插拔的缓存器一样的独行侠。
想想一个人在组织中3年建立信任,3年养成思维和积累方法,再3年于工作和管理实践中稳定的创造价值。如果着急将自己的短时积累去市场上兑现,在我看来是向市场“出售半成品自己”的短视行为。如果说事物的本质与思维的底层逻辑是做任何事的根本,最容易获得它们的方式就是在开放的信任环境下努力在事中磨炼自己的思维,那么我们是以行业为环境、企业为背景、做事中修炼自己,而不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交差,要以凡事都是自己的事的心态。为自己成长,难道不需要及早的进行更长期的思考和积累么?
关注思维模式的锻炼
和进行本质的思考
我非常赞同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维模式的差异才是人生的分水岭。顾问拥有信息优势和分析优势,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思维,也就是洞见和观点就尤为重要。建立思维的框架和对模式的思考就需要就现象一直追问下去,而这种追问需要在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衡量标准下去进行。
要收获信任
顾问真正有价值的能力:倾听、论证、解疑和想象。向客户介绍RET时有一句话非常让我骄傲:我们的核心团队共事近20年,至今老客户持续委托和介绍的业务仍然超过75%。我也在思考,这仅仅是我们的品控和注重口碑么,这其中其实也有我们自己作为咨询企业的需要而从中获益。就像律师和医生一样,顾问与客户是在自己解决不了,需要依赖信任来创造价值的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建立这种信任关系,势必合作双方要花费大量精力保护自己和规避责任上,而无法毫无保留的分享彼此的真实全力去解决问题而无法获得最终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确认往往来自于外界而不会自诩,获得信任才可能获得真实的反馈和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所以在做项目和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也会被我视为很珍贵的建立关系和信任的过程。
不做搭不好积木
就推倒还闹脾气的小孩
很多人在工作失意或烦躁时会说:“大不了不做这工作了,我又不缺这份钱。”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逃避姿态,而不是在就事论事。我们进入一个工作角色,其实就代表自己的一个承诺,像自愿加入一场“游戏”,进入玩家角色后我们都需力争玩好,不做失败者。在“游戏者”的心态下,追求工作中的成绩并不是因为功利心,而是努力得到游戏过关、成长收获的成就感,不可遇到困难就像小孩子一样双手一撇说不玩了。进入喜欢的“游戏”,愉悦地深入角色,享受收获的喜悦,是高质量存在的表现,所以人不应随意找到一个职业去拚命,而是应该寻找喜欢的,尔后全心投入。
一件事没有做好,很多人会感到气馁,感到自己没用或是抱怨他人不支持,我通常不会有这种失败感,只是认为是在学习,去思考为什么没有成功,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做到、做好,理解外因的客观存在,但不要完全归因,外界不可控,最终还是依靠自己控制和管理外部资源和因素做成事,所以更重要的是自己从中学到的和复盘的总结。
别在意职位名称
很多同学在自己职位低的时候,无论在与客户交流还是汇报的时候走神,他们感觉自己职位低,和客户对话与汇报都轮不到自己发言,所以就在这些场景时容易懈怠。和他们交流、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最终往往都发现只是心理上在做怪。在我看来,职位名称”是一个人在某一范畴内的工作分类符号,是一个人过往的成功,而不意味着当下或未来永远的正确,个人不应赋予职位什么复杂意义。
人应追求的是别人心理上对自己的认同,而不应在意怎么称呼你,无论称呼什么你都还是你自己,若不具备令别人倚仗或认可的能力价值,怎样你都难以得到别人内心的尊重,反而越大的称谓对你而言却像越重的耳光。在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上没有职级与高低之分,只要抱着建设性的心态贡献思考都是对目标有意义的,我自己的经验是真诚与客户探讨和解决问题时,也特别能获得真正的价值和合作伙伴的尊重。
珍惜和你讲真话的人
花时间去掩饰不足,就没有机会去改变他们,想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要听听别人的反馈。当面赞扬你的人,说的可能是假话,当面给予你批评意见的人,说的可能都是真话。人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顺着自己的就是正确的,所以听到不符合自己认知和观点的就会起意反驳,情绪起来就一味的坚持自己而忘了目的。诗人罗伯特·彭斯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更有益处的了”,要创造第三视角,开通第三对耳朵,发现别人眼中的自己,那个会更真实一些的自己,听录音,求伙伴的真实反馈。
我发现了阅读的三重价值
我的很多朋友和同学毕业后就不再保持阅读的习惯了,和他们不同,我还保持一年至少20本书的阅读习惯。这是因为一开始我只是希望自己不是知识的钻井人,而是思考的矿工,只有多元的信息和知识,才能构建出更完整的思考维度。但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些成为我与客户和RET高年级同学探讨问题的必要,RET的老客户基本都是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不仅视野广博,而且在解决问题上极尽思考,所以在探讨问题时,我们都需要来开尺度,调用更多的知识储备来交流。比如空间美学、建筑哲学、空间与人、模式的本质、经济学视角下的杠杆……再后来,我发现持续的阅读经典书籍给我塑造了不同领域的知识框架,相比知识平台和网络的二手知识会更系统和稳定。而这些体系化和稳定的知识留存,也成为与新信息和新思想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我会更理解抽象的概念与描述,从而也更理解客户对需求的描述,与他们探讨和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
我总结了阅读的三重价值:
第一重,思考和学习的素材与多元知识储备,好像在培养等待种子的多养分土壤;
第二重,帮助构建系统的思维框架和正确的思考路径,为积累方法论做基础准备;
第三重,帮助我们获得术的层面外,更高维度理念和概念化沟通与思考的能力。
长期与这些优秀的同学共事,这个分享的梳理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写得过瘾,也希望对大家有用。空间的构筑与产品的搭建都不如人才培养更需要时间,如果说优秀的人知道成长的方式和方向,那么找到优秀的人,给他们成长的氛围和设计好机制,就是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尽早把管理聚焦到人才,也许是当下最要紧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