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全球最大实物消费市场,却始终未现敢叫板国际大牌的消费品公司,这是中国式“成长的烦恼”。
不过现在,这种烦恼或因安踏的奋起直追,有所改变。
据欧睿国际数据,2019年,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安踏的市占率达16.4%,与国际巨头阿迪达斯仅相差4%。以1月15日的收市价计算,安踏总市值达3522.4亿港元,已超过阿迪达斯总市值(按法兰克福交易所股价计算)的60%。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自2009年起,安踏不断收购国外知名运动品牌,打入新市场,完善产品矩阵。沉淀十年有余,其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后,全面横扫大众、高端市场,涉猎休闲、专业与户外运动全品类。
安踏集团产品矩阵:形成全方位覆盖
资料来源/安踏官网、FILA官网、Amer Sports官网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走在成为一线消费品公司的路上,进击的安踏,还将如何步履不停?
向内而生
砸重金搞研发,高“品质价值比”主品牌扛把子
翻阅一线消费品公司成长史,可知,稳定的核心业务不仅是支撑公司收购的“现金奶牛”,也是抵御风险的“缓冲垫”。
此理,同样适用于安踏。主品牌是否形成了壁垒,带来稳定营收,是扩张的关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安踏主品牌的市占率达8.9%,稳中有升。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安踏瞄准的是大众市场,核心是高品质价值比的功能性产品。
安踏的“巢”系列运动鞋
图片来源/安踏体育官方微博
无论是高品质价值比,还是强功能性,都离不开研发的支撑。官方数据显示,过往十年间,安踏用于研发的费用,及研发费占收益的比例,整体呈逐年上扬之势。
其中,2019年安踏集团研发投入7.8亿元,超过其他国内运动品牌竞争对手。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硬核的研发投入下,安踏迅速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不断缩小技术储备与国际龙头的差距,2017年其在中国内地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Adidas中国,技术壁垒渐成。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安踏官网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功能性加满后,安踏并未盲目提价,而是坚持定位大众市场,控制价格。主品牌定价低于国际大咖Nike和Adidas,也低于国内竞品李宁。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已剔除打折价格)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重研发、控价格策略下,安踏主品牌营收稳定,2019年高达174.5亿元,同店收入达137.23万元/家。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ind(由赢商大数据测算)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以主品牌为基,内生增长的安踏持续改革,逐渐形成了利于品牌孵化的体制。
在2012年遭遇业绩滑坡后,安踏于2013年提出转型:由品牌批发商转向品牌零售商,取消运营管理中间层,扁平化组织结构,精简分销架构。
2013年起安踏取消运营管理的中间层级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一系列变革下,安踏集团的净利润恢复增长,且由于运营效率提高,毛利率保持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危机过后,为配合集团品牌收购以及“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战略,安踏继续变革。2019年,大调组织架构,建立了五大中台、三大品牌集群。
新的组织架构为安踏整合收购品牌带来灵活性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新组织架构下,中台为所有品牌群服务,而品牌群则专注自身定位的市场。基于此,安踏可持续深耕大众市场,且不被其他并购品牌所影响。
以2008年成立的儿童事业部为例,其在发展初期囿于安踏主品牌开店速度慢而发展较缓。随着变革中,安踏积极拓宽自己产品的年龄段,且产品技术优势日益明显,安踏儿童也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安踏儿童拓展产品年龄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安踏儿童登陆纽约时装周
图片来源/安踏儿童官方微博
2019年国内安踏儿童市占率达1.6%,排名第二,仅次于巴拉巴拉的6.9%。考虑到目前童装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现状,安踏儿童的市占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稳住主品牌,同时通过变革为集团打下孵化子品牌的基底,安踏为外延扩张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
外延扩张
买下FILA,“一次最成功的收购”
偏安于单一市场,成不了一线消费品公司。安踏亦深谙此理。
但入局新市场,意味着新风险——进入哪个市场,选择哪种方式,如何培育新品牌,每一个都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绕开竞争白热化的大众化市场,外延扩张的安踏选择了以并购的方式,进入尚为蓝海的高端运动时尚市场。
在外界看来,买下FILA,无疑是安踏做出的“一次最成功的收购”。2009年,安踏以3.32亿元收购了意大利知名运动品牌FILA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区业务。
创立于1911年的FILA,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扩张,并于2005年在上海开出中国内地首店。可囿于水土不服等原因,其中国业务在2007年被百丽收入囊中。
虽然彼时的FILA是名列前三的世界运动品牌,但初入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批产品却聚焦在网球、滑雪、高尔夫等领域,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运营遇阻实属正常。
FILA网球鞋服产品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当然,这种挫折非FILA产品力、品牌力不足所致,而是其缺乏打通中国市场的判断力、及运营力。而后者正式闯荡运动品牌江湖数十载的安踏,所擅长之处。
于安踏而言,借力FILA打开高端市场,无疑是权衡各方利弊后,风险最小的选择之一。
-
一方面,FILA的鞋服产品均有技术和设计优势,安踏收购后,可通过融合技术,有效提升自身产品力,同时可借力FILA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
-
另一方面,虽定位高端,FILA的产品与Nike、Adidas主攻的篮球、跑步、综训等领域形成错位,避开正面冲突,减少竞争成本。
-
收购Amer Sports:提升品牌形象与产品力,拓宽价格带,走向国际化
-
买下迪桑特:抓住冰雪产业新机会点, 不弃长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