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一系列问题与现状,让开放式公园街区商业因势而生。尤其在疫情后,或许相对于盒子式购物中心,开放式街区商业越来越受到关注,街区式商业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底色与“气质”,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消费观的转变,年轻一代的多样性需求
随着年轻一代对商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种草和打卡也成为购物体验的一环,社交平台的丰富和新生代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
而街区商业的户外空间多、通风性较好的消费场景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其整体建筑更处于对外开放状态,自由的空间形态还能满足娱乐、文化、社交等多样性需求。
街区商业以生态艺术、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或街巷里情怀等多元场景和体验感,形成自身独特的亮点和记忆点,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潮流、个性需求的同时,还提供随时随处拍照分享的精神愉悦感,形成二次传播,从而扩大影响。
消费本质的回归,商业街区伴随时代发展
中国传统的商业步行街起源于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生活场景的写照,从那以后城市商业街区充斥着各种市民活动。
现代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过,1930年将其建为林荫大道,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初,战后经济增长和机动车的普及造成了旧城中心的衰落,商业步行街区成为应对郊区化,复兴老城中心区的主要手段。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诞生了200多条商业步行街,这种模式给商店带来了新的繁荣,如波士顿的Market Place。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和本土经济链接的结合点,同时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商业街区更加强化其主题性与体验性以保持其传统商业形态的生命力。
商业消费新宠,当下「恰到好处」的商业形态
在未来,开放式、体验式的街区商业或许更受消费者的喜爱。首先,开放式街区商业用开放、院落式的建筑形态,改变了人们以往在“封闭”空间购物的习惯,赋予购物之外更多的休闲体验。
其次,开放式街区回归逛街的本质,用开放式生态、时尚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和街巷里情怀等满足年轻人对时尚、潮流、个性的需求;通过情景化的沉浸式体验,形成街区独立的亮点和记忆点,提供随处拍照分享的精神愉悦感。
最后
随着时代和消费的演变,对美好商业的探索,从未停止。越来越多对环境体验性要求更高的品牌更适合在敞开的自然生态空间发展。作为多元商业模式发展下消费升级的新产物,那些藏在公园里的惊喜不仅更容易获得市民的青睐,未来也有望改写城市的商脉。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