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8个商业空间案例,设计如何助推城市更新

字号+ 作者:锐裘 来源:RQ商业观察室 2021-02-03 我要评论

用设计让城市留住记忆,用设计让更新越加美好。

 

 

近些年,一二线城市的城市更新已经进入逐步全面启动的状态,尤其是上海,商业的部分已经大量进入更新阶段。对于TEAM+加合而言,在经历过不少改造案例后,发现有三个关键点可以让商业升级更美好。

 

 

 

01

消费变革,

推动的业态重组

 

老字号与新兴品牌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零售业态结构变迁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其中,人们的需求是变化的关键。当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层次在提升,这种消费升级便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核心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新的消费者诉求推动了很多商业业态的跨界创新发生,也催生了大量新兴品牌的出现。

 

从传统业态向创新业态的重组,便有这么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1:TX淮海

 

 

「TX淮海」是2020年上海城市更新非常重要的一个开业项目。这个项目早些年改造都不太成功,但这一次司徒先生将关注点移到年轻人身上。

 

改造后的「TX淮海」定位为「年轻力中心」,客群面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用青少年社群经济代替品牌经济,致力于成为下一个全球潮流目的地。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内容方面的运营对于「TX淮海」尤为重要。为此,「TX淮海」推出策展型零售:跳脱“场馆展示展品”的模式,选择在商场中穿插无数个展览,让顾客在商场每个角落都能驻足观赏。

 

 

其次,「TX淮海」项目引入了大量潮牌,当中约90%品牌均是上海首店,比如陈冠希的首家线下店INNERSECT、日本的中古大咖MILES MARKET等。大量的业态及内容在开放灵活的空间中非常自然的衔接起来,打造一种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案例2:上海世茂广场

 

 

上海世茂广场也是近年来改造非常成功的案例。

 

位于南京路老商圈的上海世茂广场同样将目光面向年轻人,其设计理念为打造“城市客厅、空中阳台”,在建筑外侧,一组飞天梯犹如红毯,将人流向上导引。在内容方面,上海世茂广场引入大IP品牌如:NIKE 001全球旗舰店、全国最大的HelloKitty主题馆、乐高亚洲首家城市中心旗舰店等,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案例3:上海国和1000

 

 

TEAM+参与设计的上海国和1000号项目是在老城区的一个社区商业更新项目。改造之前这里是一个老超市,缺少好的内容植入以及居民邻里交流的社交空间场所。

 

项目基于周边人群诉求(老人、儿童、妈妈、年轻人),设计出一个将上海传统「里弄空间」融入其中的社交客厅。项目最终设计底层街坊市集、二层美食天地、三层儿童游乐场,到四层共享空间,满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化场景,打造温暖邻里的环境。

 

竖向各层业态分布

 

内部场所空间

 

顶层社区共享空间

 

 

 

 

02

需求的演变,

将推动空间重塑

 

人们需要怎样的体验感,同样是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随着消费需求变化,今日的主要消费群(80、90、00后),对线下消费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更偏爱沉浸式的有趣、有感、有颜值的新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根据不同客群打造的主题化场景空间,通过建筑、空间装饰、装置、文案等营造带入感的场景化体验

 

 

因此,team+将设计核心理念定为以下两点:开放的空间以及聚合的场所首先,商业空间需要有足够的开放性,让其融入自然、融入周边的环境,让人能够自由通达;另一方面,商业空间也希望消费者来到这里有归属感与参与感,有社交活动的发生让其真正有聚集力。

 

多元化的生活空间,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商业的魅力,例如上海华润时代广场与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项目。

 

 

案例4:上海华润时代广场

 

 

更新后的华润时代广场,引入「剧场式」的概念,外部像帘幕一样的设计,让人感受到商场内将会有好的剧情展开。室内空间在日本设计师佐藤大的主导设计下,将经典剧院元素贯穿建筑的每景每处,无论身处何处、看向何方,都能沉浸在精心营造的“剧院感”。

 

华润时代广场中庭

 

在这里,商业活动的发生、业态的植入、人与人之间的观望,整个形成有趣味的交互空间,打破原有的沉闷的建筑。

 

 

案例5: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

 

 

过去大拇指广场的主力店为家乐福超市,加上沿丁香路的街铺与商业,也无法满足现在多元的业态需求。其中心广场在改造前老旧、缺少参与感,室内商业空间沉闷压抑、体验度差。

 

TEAM+在设计提案中,用环串联散落的街区,并将室内外空间整体联动,将中心广场舞台作为艺术表演活动场所,有艺术主题展览、灯光设计、雕塑装置等,同时环形慢跑道上串联起户外儿童游乐、休闲外摆、屋顶运动场、亲子农场等极具参与感的活动空间,激活整个项目。

 

 

原有的室内超市封闭空间被改造为上下贯通的立体空间,结合女性与亲子主题打造全新体验。

 

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

 

商业改造为上下贯通,设置四层屋顶的儿童农场打造亲子户外体验,增加屋顶空间可达性,同时关注女性主题商业和夜生活经济,依靠开放的商业动线、合理的业态落位,以及周边的公共设施,拟打造一个24H不打烊的首层夜间网红打卡地。

 

 

 

03

更深层次的思考:

新的场所精神带来城市新活力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空间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人的活动等特定含义之后才能称为场所。

 

场所精神,或可解释为“人对一个地方的内在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商业环境中,场所精神的产生,离不开运营、策展、活动的支撑。

 

改造后的万科·上生新所、上海新天地、无锡万科运河外滩便拥有其独特的场所精神。

 

案例6:万科.上生新所

 

 

万科·上生新所位于上海非常有历史的地段,这里保留着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孙科别墅、海军俱乐部等历史老建筑,有着非常特殊的人文气息。在万科·上生新所项目中,这些老建筑得以保留和再生,并引入如茑屋书店这样有特色的新兴业态,将历史和当代商业文化进行了融合。

 

 

对于万科·上生新所项目而言,内容运营也非常重要。他们通过艺术节日的策展,如:意大利嘉年华、艺术节、纳凉夜市等,塑造其“场所精神”,吸引当代年轻人参与。 

 

 

案例7: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非常典型的老上海特质地标,其保留了非常多的里弄街巷的老建筑。而新兴商业业态的引入,让上海新天地同时保有历史人文气息及当下生活的品质感。这样的搭配也延续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即不断吸纳新内容又保有历史传承。

 

 

在内容方面,上海新天地引入文化艺术类活动,如2020天地世界音乐节、第三届“表演艺术新天地”等,让消费者每次到来都有新的故事,从而打造持续吸引力。内在内容的不断升级、新的艺术活动植入、原有的历史建筑,三者结合形成了独属于上海新天地的“场所精神”

 

2020天地世界音乐节

 

案例8:无锡万科运河外滩

 

 

无锡万科运河外滩项目同样是team+参与的非常有标志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其标志性体现在,项目由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商业和创意办公、新建滨河商业及新开发住区构成了高复合度的更新开发。

 

team+参与的二期商业部分,打造文创+生活美学博物港的主题。更新完成后,新老建筑自然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多元的业态,丰富的开放空间、工业遗存与现代设计的对话,让这个项目有了全新的活力。

 

 

对于城市更新项目中,运营同样非常重要,无锡的运营团队精心组织了大量艺术及生活类的主题活动,包括:艺术节、青年文化节、童话剧、夜市、啤酒节等,吸引了大量城市的年轻人和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新老建筑的延续融合,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和生活的对话,构筑了无锡万科运河外滩项目独特的场所精神。

 

 

 

各类主题活动

 

 

 

小结

 

城市更新中,究竟如何通过设计让美好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消费升级下的业态重组,不断引入新的内容;

其次,需要关注人的需求演变去重塑城市、商业空间;

最后,将内容活动与空间场所结合,构筑全新的场所精神,真正焕发商业活力。

 

在这个背后,team+对未来商业的思考可以归纳为5G:通过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根据人需求的变化不断迭代更新;在产品设计方面需要有好的创意、好的体验、好的品质,最后需要有好的团队内外伙伴们,一起共同创造好的更新项目。

 

希望用设计让城市留住记忆,用设计让更新越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森摩建筑CEO总建筑师杨砚

    森摩建筑CEO总建筑师杨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