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广

当购物中心“恋上”电影院

字号+ 作者: 地产杂志 来源: 地产杂志 2015-06-20 我要评论

影院偏爱大众化、多元化购物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近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票房总收入为293.38亿元,与2013年相比收入增加了78.7亿元,同比增长36.2%。年度总票房统计中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共计367家,仅占全国总影院总数4900家的7.5%,却为市场贡献了四成以上的票房。而这367家绩优影院95%均位于购物中心内,其影院单座产出及坪效更是高出全国影院平均指标数倍。

 

Jackie Chan北京耀莱店以1.1亿元成为大陆唯一一家年票房破亿并连续4年蝉联全国票房冠军的影院,其观影人次更是高达278万人。十强影院中北京UME影城(双井店)是营业额增长最快的影城,与2014年同比增长达20%。与购物中心联姻,成为当下影院的主战场。

 

影院偏爱大众化、多元化购物中心

 

与开业时间较早、建筑条件无法满足影院物业需求的老百货相比,影院在为购物中心提供客流量、增加顾客停留时间的同时,购物中心也同样为影院的票房收益提供了多元化的保障。除了集客效应,在到购物中心看电影的客群中,超过50%的人会有餐饮消费需求,超过40%的人会到其他零售店进行消费。购物中心与电影院之间实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全国影院市场数据上看,大众化、多元化购物中心最受影院青睐。

 

以上海市场为例。上海作为全国票房市场产票大户,为总票房贡献6.8%的不俗成绩,作为北、上、广产票主战场,上海影院的骄人成绩也归功于市场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上海百货、购物中心排行中以中高档次为主,开业时间相对较早。

 

对比票房收入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港汇广场及龙之梦购物中心,区域票房排行仅次于上海万达影城五角场店分列二三位。两个购物中心均分布于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体的核心商圈内,一站式、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不同品类的业态组合,提升项目所在商圈核心竞争力及消费者购物粘性。稳定的客流对影院的观影人次及上座率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影院也丰富了购物中心的体验感及关联性消费,两者结合形成可循环式、互利共生的消费模式。

 

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集客利器

 

影院为购物中心提供大量潜在消费客群,全业态的购物环境及配套设施为观影人群提供便利性及品质化消费,然而这样近乎完美的搭配在一线城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例如北京五棵松卓展成龙耀莱影院,共设置17个影厅3748个座位,平均票价36元,2014年总票房1亿元,观影人次达到277万人,但其所在购物中心的零售业态业绩却表现平平。尽管BURBERRY、VERSACE、MAX MARA等国际大牌纷纷落位,但商场客流依然依托于常年团购的成龙耀莱影院及部分餐饮。

 

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影院不同,在郑州等二线城市,影院对于购物中心整体客流的拉动值达到了15%-20%,影院的火爆也间接拉动了高楼层的租金价值与餐饮客流。

 

郑州影院总票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为本地商业带入客流总量达1437.5万人,相较2013年同比增长24.3%。而从单一影院客流统计对比,郑州耀莱国际影城锦艺店以158.68万人仅次于北京成龙耀莱国际影城五棵松店的277.97万人位列第二。在郑州市场,作为城市级购物中心的影院带入客流基本在100万人以上,影厅数量在10-14个;区域级带入客流平均在70万人,8-10个影厅;社区级的一般在10万-20万人左右,影厅配置一般在4-7个。

 

通过对郑州成龙耀莱国际影城(锦艺城店)周末的票房统计可以看出,《匆匆那年》的网票统计观影人数为2360人,总观影人次达到5464人,而锦艺城平均周末的客流量在4万-6万人,也就是说,8个影厅的区域级影院为其提供了8%-13%的潜在消费客群。因此,影院成为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主力店首选,意在于开业初期利用影院达到快速聚集人气,从而缩短养商周期。

 

在购物中心合理配置影院的门道

 

时下,在购物中心普遍存在的是中型和大型两种影院配置,座位数在1000-1500个之间。定位社区级的购物中心,影院的配置基本在8个厅左右,座椅在800-1000个左右。

 

通常,影院成本是一个厅在100万元上下,整体造价在1000万-5000万元不等,均摊到单个座位价基本在1万-2万元。例如全国排名第二的北京UME国际影城双井富力城店,定位五星级影院,共设置9个厅,1400个座位,总投资为2500万元,平均单座投资在1.8万元。地级市单座投资相对更低,基本在1万元左右。

 

而这庞大投资额所需要的回收年限一般在3-8年,以5年左右居多,其中,放映设备的更替周期是6-7年。如果5年内未能收回总成本的60%,那么对于投资人而言前景堪忧。

 

影院的运营模式是从“发行商—运行商—院线—影院—观众”这五步完成,票房收入自是影院运营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收入分账也有一套严格的分账体系。分账票房是实际票房减去专项资金、各种税收后的净收入,即实际票房的92.7%。而单个影院的收入是自身净收入的50%左右。

 

比起庞大的投资成本,影院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运营的薄利文化产业。消费者观影的不确定性、片源等诸多因素在很大程度左右着影院的生死,衍生品就此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爆米花+可乐经济”。一桶爆米花成本在两三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收益却可以数十倍增加,而影院为其损失的只不过是几平方米的面积,却贡献当日票房近20%的收入,这也是为什么各家影院都飘着爆米花的香儿。

 

对购物中心来说,影院是自营好,还是合作好?

 

以算账见分晓:选取郑州市场区域级影院数据为参考,以1500个座位,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总造价在2200万元,年度票房总收入在3000万元的标准为例。

 

影院在购物中心独立运营下,影院票房收益=3000万元╳92.7% ╳50%=1390万元,总运营收益为票房收益的70%为1986万元,衍生品及其他等收益为总运营收益的30%为596万元。刨去年度设备折旧运营费用基本在60万元/月╳12个月=720万元,影院的年收益在1266万元。假设条件都利好的情况下,回收年限在3-5年。

 

购物中心通过租金和票房提点两者取其高的方式与影院合作,以票房提点为例,购物中心收益为影院分账票房的20%,即1390万元X20%=278万元,而租金收益基本在250万-300万元/年。一个5000平方米的影院按照4000元/平方米的建筑成本计算,购物中心对影院的投资成本在2000万元,综合租金收益回收周期在6-7年。

 

从数字反映看,购物中心独立运营似乎回现较快,但票房的不稳定性,加之前期投资金额较大,导致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大。目前独立运营购物中心回现周期基本已延长至6-8年。故综合各项因素,宜首选“购物中心+影院”的合作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盘点美国堪称坪效王的十座“老”购物中心

    盘点美国堪称坪效王的十座“老”购物中心

  • 购物中心“硬核”生命力 天津鹏欣水游城的九年

    购物中心“硬核”生命力 天津鹏欣水游城的九年

  • 这门“只赚不赔”的生意,看他们是如何拿下的

    这门“只赚不赔”的生意,看他们是如何拿下的

  • 西北商业“向新力”,王府井大象城一键升级

    西北商业“向新力”,王府井大象城一键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