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成都,你会想起什么?
熊猫、火锅、川剧、三国文化……
各种元素都能让大家津津乐道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词被大家关注
就是成都的幸福感
从幸福感出发,可以衍生出多元包容、美丽宜居、现代时尚等因素,这些都是一座温暖城市所具备的属性。
“天府之国”的环境,造就了成都和成都人的包容豁达、乐观坚韧。在积极进取与修身养性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成都和成都人总能做好平衡,在从容淡定中实现创新、实现发展。
千面的成都,你究竟喜欢它的哪一点?
喜欢成都的多元包容
一座温暖的城市是有生命的
像一个熟悉的家
给予你安全感和归属感
陪伴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人情味,在成都这座城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钉钉子精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24小时对外开放、“4分钟”如厕圈……近年来,成都将城市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钉钉子精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武侯祠大街公厕
“公厕也跟家里的卫生间一样干净,真是太棒了。”建立健全公厕管理机制,在成都,公厕的日常管理更加专业化、服务标准化。
▲武侯大道公厕监控分析系统
公厕内洗手液、擦手纸、干手器一应俱全,整洁的洗手台,还供给热水。不仅如此,“黑科技”也出现在公厕里。人流统计摄像头帮助公厕保洁员设定动态保洁闹钟,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程序可实现自动开关门、照明、冲厕等功能……
▲卫生纸、擦手纸、洗手液俱全
此外,成都大力实施人性化改造,提高女厕位比例,增设第三卫生间,增加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每一个小细节,都能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注脚。
▲专为宝宝准备的尿布台、尿不湿垫片、湿巾、口罩等应有尽有
◆ 市容秩序管理创新
在成都日益多样化的城市管理工作中,透过不断深入细化的管理模式,让市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彰显的是成都城市管理的温度,而温情无处不在的背景里,是成都的多元与包容。
▲作为最早建立城管监察队伍的十个城市之一,成都对市容秩序管理的创新每天都在发生。
成都利用闲置土地等设置了多个临时性便民疏导点,引导摊贩入场(点)经营,开展市容秩序疏堵结合。一个个小巧、便民、简单的便民疏导点,不仅让流动商贩有了“家”,也方便了居民买菜购物,小小的举措体现了成都城市管理的为民情怀。
▲永康路九金街设置的成都市城市管理便民疏导点
2018年9月,全国首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集中清理日”在成都诞生。这一创新举措,让成都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
▲“文明骑行、规范停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志愿服务活动
与此同时,14条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文明停放示范街集中亮相,首个《成都市废旧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巡查清运回收管理办法》出台施行……成都的城市管理者以创新、积极的心态拥抱数字化时代的管理之变。
喜欢成都的美丽宜居
一座城市
对于每一个到访的客人来说
认识她
都从是否干净整洁开始
细心的你或许会发现,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整洁如新,处处给人清爽宜人的感受。而这份整洁,正是成都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专业能力的一个“缩影”。
▲大慈寺社区
◆ 致力打造“推窗见景”绿色之都
如今的成都,环卫作业标准制度正不断健全,作业标准流程不断规范化,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升,通过持续开展道路清洗除尘“本色行动”、环卫设备设施“洁身美容”“白色垃圾”快速捡拾行动,成都的干净与整洁让很多人惊讶。
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成都背后,是无数城市管理者的坚守与付出。管工地、堵源头,铁腕治尘。成都以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行动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加强对工地扬尘的管控,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心前移,从扬尘污染的末端整治提升到扬尘源头防控上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力争取得扬尘治理的最佳效果。
▲洒水车清洁路面
蓝色天空露出真容,建筑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这在成都从来不是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门见绿、推窗见景……在成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清新自然。
▲开门见雪山
◆ 开启“无围墙”模式,市民生活更便捷
“呼吸新鲜空气,看看绿色植物,心情都舒畅多了。”资格的老成都都有一个习惯——逛公园。闲聊、散步……这些都是他们热衷在公园里干的事情。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再也不用走上几公里去公园打发时间,美丽多彩的“小游园”下楼就能找到。
▲市民楼下的网红打卡地—肖家坊特色民俗区
正如曾经包裹在围墙里的锦江宾馆一般,如今它向市民敞开了怀抱。鼠尾草、木春菊、杜鹃、满天星、黄杨、佛顶桂......三层绿植高度逐渐递增,由紫黄逐渐变化为绿色的花草,通透了街区视野,车流、行人,整个十字路口如一幅画卷尽收眼底。
▲拆除围墙后的锦江宾馆三层绿植高度逐渐递增,如一幅画卷尽收眼底
打开围墙后的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里,因为红枫、粉黛乱子草、紫叶狼尾草、木春菊、鼠尾等植物精心打造的花镜,而让成都恍然有了一种鲜花烂漫的感觉。
▲吉福南路新增的鲜花、草地、长椅、凉亭,一处小景一处诗意
将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让园区深度融入城市,在城市毛细血管中注入绿色美景,成都用灵动的画笔,为每一个生活在此的人勾画出一幅值得期待的绿态图景。截至2019年10月,仅今年成都就已完成799个“两拆一增”治理点位。
◆ 旧巷换“新颜”,将“绿色”进行到底
大城多小巷,你喜欢的“绿色生活”,也隐藏在成都的背街小巷之中。
漫步玉林小巷,感受老成都的生活气息;走在支矶石街头,品味宁静安详……背街小巷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城市民生的标杆。独具特色的背街小巷,让你内心宁静,让你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支矶石街安静宜人
成都通过对背街小巷的整治,将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市民的“绿色生活”注入鲜活的动力。
▲古色古香的枣子巷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街区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促进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成都,誓将“绿色”进行到底!
▲双福二路(2019年上半年被评选为最美街道)
◆ 垃圾分类,全民行动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是一个科学体系,要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
成都,全民行动。
▲生活垃圾分类活动走进校园,孩子们积极参加垃圾分类体验活动
在学校,“用过的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要放入其他垃圾桶里。”老师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学生通过垃圾分类赚零花钱。
在社区,志愿者们组织垃圾兑换活动,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在楼宇,“时代8号”里,成都首个商业综合体垃圾分拣中心进入运行期,不断的积累成都生活垃圾分类的新经验。
在院落,清爽整洁的分类垃圾箱成为大家关注的“明星”。“我承诺,做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声音,在院落里此起彼伏,传递开来……
▲2018年,生活垃圾“四分类”公益宣传周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成立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此外,成都还将每月最后一天定为“有害垃圾收集日”,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动员能力的背景里,成都正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成建制片区化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
▲成都市首个果蔬垃圾分类处置站2019年运行
坚持不懈、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攻克堵点、难点,让生活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让人人都变成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者!
▲长安垃圾场利用填埋气体环保发电
喜欢成都的现代时尚
夜色下,城市灯火璀璨
丰富的活动吸引着人们
火热的“夜间经济”
开始释放它巨大的潜能
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黄金期”
优质的公司、资本和人才都在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聚集,创新氛围和人才吸引力一直是决定城市未来最重要的因子。
◆ 成都越“夜”越“活力”
当“光电烟火秀”在黑夜中绽放,当“我爱你中国”的灯光点亮成都上空,你,是否感受到了现代化成都的魅力。
▲当“光电烟火秀”在黑夜中绽放,当“我爱你中国”的灯光点亮成都上空,你,是否感受到了现代化成都的魅力。
锦江水上游船、城市橱窗“光影走廊”、339“熊猫爬塔”、东门码头“门泊东吴万里船”......“光耀天府,彩绣蓉城”刷爆成都人朋友圈。成都,用灯光点燃市民的激情,向祖国大声告白。
▲绚丽多姿的天府熊猫塔
千面成都,美不胜收。今年,成都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明确了“一山双心、三轴四环、多廊多片”的景观照明结构,对成都中心城区以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约4423平方公里的景观照明进行了分区规划,旨在展示成都特色夜景、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拉动夜间经济发展、推广绿色环保照明、实现科学高效管理。
▲现代大气的二环路刃具立交
◆ 智慧化管理,让城市更美好
景观照明的不断提升,只是成都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一个侧面。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成都智慧化管理还在不断寻求突破!
二环高架上,一辆道桥巡检车通过车载摄像头实时监测路面情况,并通过5G技术及AI分析智能判别道路主要病害,随即利用4K超高清视频迅速回传,中心立即派遣维修……在成都,这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2018年5月,成都东较场街道正在进行道路平整度检测
2019年7月17日,成都市城管委道路桥梁监管服务中心、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签署信息化合作协议,发布全国首个5G+云+AI智慧监控商用项目,成都从此迈入5G行业商用新时代。
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数字”迈入“智慧”,成都城市管理不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新模式。
“成都,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1600多万个不同的个体
在成都相互交错,碰撞揉和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贡献出今日成都
让这里藏着最温柔的生活美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