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看明白减租背后的经济逻辑
-
国际一线品牌更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此次疫情冲击;
-
知名连锁品牌比不知名品牌抗风险能力更强,但较广的布局带来的成本开支更大,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餐饮业首当其冲;
-
不知名品牌由于其经营规模和企业性质,在疫情冲击下抗压能力是最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统计截止于2020年2月5日19:00)
-
减免金额最大的万达在全国的项目是最多的;
-
大悦城全国项目较少,品牌商户也相对优质,其所提出的政策是酌情减免部分;
-
港资里面,瑞安是目前唯一给出减免政策的,其减租政策也符合企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对武汉的所有商户给予了全免,武汉外商业半免。(瑞安在捐款1000万的之后还将年会预算及员工捐款50万投入到购置急需医疗物资的驰援战役行动中。)
2、疫情发散下是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的考验
-
第一季度应变期
-
第二季度缓冲期
-
第三季度发力期
-
第四季度冲刺期。
这里插入一则 LVMH 老板也就是新晋全球首富 Bernard Arnault 对这次疫情的看法。新冠型肺炎疫情发生后,LVMH股价从1月17日的高点累计回落近10%。蒸发近200亿欧元。但 Bernard Arnault 在财报后的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疫情发生后已经与中国团队通过气,据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中国政府的反应很快,手段利落。我进一步了解,疫情会在三月或三月底得到解决(我不能保证信息正确与否,这是我听到的,也有可能是错的)。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要惊慌,冷静分析。法国流感每年死亡约10000人,我不是流行病学专家,无意将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因此我无法回答疫情对我们业绩的影响。如果疫情在两个月内得到控制,问题则不大,但如果事情持续两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资本老手眼里,与其担心疫情在短期内的影响,奢侈品牌似乎更应该对影响更深刻长远的趋势有所准备,具备强抗风险能力的品牌显然更有资本进行试错。
3、当你还在被减租问题所困扰的时候,也许有的团队已经在考虑下半年如何增长
减租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减租这个事情是不可以持续的。减租是最后关头的无奈之举。目前疫情爆发一个月,就已经在呼吁各方减租。那要是持续更长时间,又作何打算?再则,业主方做出减租的同时也意味着推广投入的减少,所有一切都指向一点就是客流到店的渠道会越来越窄。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当中有一段文字让我印象深刻:“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拥有认知能力,以及与疫情共处的能力。接受不确定性为经营背景。在坚持自身发展理念的同时做局部调整,确保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前对疫情恢复后的战略做规划,力争让后续阶段的经营业绩来平衡第一季度的波动。”
危机,一直都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只是有些人时刻警惕,有些人要等危机爆发了才不得不关注。这次疫情是一个国际性的公共事件,对所有人的影响是一样的。在这个时候,理性和明智的做法是设定一个阶段周期,把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的工作安排做前置思考。以前你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的现实情况要求你,走一步看三步。
为什么说当你还在被减租问题困扰的时候,也许有的团队已经在考虑下半年如何增长?为什么说下一阶段的竞赛已经开始?商业地产运营当中我们也会用到二八定律,100个人里面,80%的消费来自于20%的人。而这20%的人里面,尤以年轻人占比更多。商场运营有一句口头禅是,要抓住年轻人。而年轻意味着什么呢?
东西不够 |
时间有限 |
互相依赖 |
需要协调 |
所谓“时间有限”,是指由于未来是不确定性的,所以人们不愿意延迟消费。要使消费者放弃现在的消费而选择未来消费,必须要给这种“等待”和“延迟消费”的行为一定的额外补偿。这种补偿实际就是利息。而由于疫情原因,消费者不得不未来才能到线下进行消费。这种情况是受外在因素影响,这时候作为场所经营者若能对自有资源进行整合,携手品牌商户一同,通过各种有意思的方法给予消费者这种额外的补偿,既是对消费者期望值有效的管理。
所谓“互相依赖”,是指人不得不与无数人相互协作才能改善生活的事实。前些日子网上有一句话,就说这个假期大家多了一半的时间在家休息,但是有很多人不到一半就感到焦虑。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分析,很多时候我们线下的约饭或者商场里说笑时的一杯咖啡背后的真实需求——其实是在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交互,缓解各自生活中的压力。人,永远都会相互依赖。
所谓“需要协调”,是指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照系,才能将个人自发的行为导向社会和谐。这里举一个例子,限量发售的球鞋。这些球鞋因为数量有限,我们将之称为稀少。不是稀缺,只有稀少加上需求,才能形成稀缺。稀缺的东西才值得协调。既然资源是稀缺的,就要有一种制度或者标准来选择。这些标准有很多,这里我举一个大家一下能够明白的例子——三里屯太古里的黑钻卡,你要成为它的黑钻会员,才有资格参与一个又一个新品首发的活动。
我们所处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以上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的。
“
大家这里不妨做一个思考,以上四种基本约束。哪些点和面是与你自身目标消费群体,因为疫情原因受困于家而不能到商场可以作关联思考的。
产品 |
商品 |
资源 |
这里有朋友或许会问,产品和商品有什么区别?从经济学的角度,商品是以交易为目的有价格物品或服务,产品是以使用为目的有价值物品和服务。而我们通常口头上说的产品,大多数是商品。这里举个例子:
商场里的一个普通奶茶店(泛指很多地域性品牌),即便老板娘再漂亮、再勤奋。但她所提供的一杯又一杯的珍珠奶茶、鸳鸯奶茶……原料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她加工的手艺、冲调的方式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当中既没有创新,也没有研发。那它被称作是商品。
反观喜茶。喜茶的创始人Neo曾说,他们的每一款茶都经历了上百次的试验,并且会根据用户的反馈持续不断的更迭。不仅如此,在店面的打造方式上也延续着产品的方式。Neo把喜茶店面设计和装修风格比喻成碗,这只碗里可以加进不同的“菜”。“碗”的底色只有两种最具包容性的颜色——白和灰,每一家喜茶门店可以融入不同元素的设计风格,进行重新定义。这就是“餐+店的双重产品化”。
为什么这里要将商品和产品的区别?大家做一个思考题。受疫情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宅在家里。但是线上经济已经如此发达,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发朋友圈,再不去店里喝一杯咖啡就快疯掉的感叹?
那正是因为,这些产品所衍生出的服务是只能在线下才能够体验的。它是实体商业所独有的色彩。
累积期望值,找到新需求 |
|
现实措施 |
线上签到,疫情后可到线下兑换; |
鼓励商户自我创新,对非常时期业绩完成好的商户予以租金的返利; |
|
疫情让人对免疫力的关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疫情后,相信体育和健身业会引来强劲的增长。在家如何保持好的锻炼已经被很多品牌方印证为一个当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商场这时和健身业态品牌商户、相关运动服装商户联手,推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线上互动和优惠活动,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侨福芳草地的 Philosophy 和超级猩猩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边。) |
|
十一、圣诞下半年关键节点资源的前置整合 |
|
建设线上购物群,线上下单,配送到家; |
|
对“报复性消费”的时间做预判,抓住增长点;(非典时期疫情稳定后,消费者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迅速膨胀),因此这一时期的SP将是非常重要的营销关键点; |
|
商场针对周边2-5公里范围消费者提供全业态外送服务。(商场为主导,提高整体线上配送的档次和品质) |
|
鼓励和携手与餐饮、娱乐性品牌商户一同开展更有效的线上引流互动。以商场的名义赠送酒卡、礼品,鼓励消费者疫情后到店使用;(近期,巨鹿路158号地下一层的44KW上线一个44疫区线上互动,每晚21:00至凌晨2:00在线上以PK模式进行,每一位进入“疫区”的朋友有机会上台放歌,但你的音乐将会被台下所有听众评价。获赞数达到一定数量可登上44疫区每日最佳DJ榜单。一周内连续上榜次数最多的DJ可以获得2020年44任意活动入场券与酒券一张) |
|
成立“营销专项扶持基金”,用于通过营销手段精准扶持品牌商户; |
|
商场与场内租户建群,直接促进销售;(按照不同品类组建,放置进商场制作的海报,官方推送) |
|
长远考量 |
增强“块”组织的协调能力;(某一层级体系横向的自组织能力、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横向协调能力、激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 |
资产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被提升到一个更加重要位置; |
|
技术变革、科技研发对行业带来的变革(包括线上线下平台的打通、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结合),以上都将考验你的算法逻辑; |
|
自助收银设备在线下的普及和鼓励; |
|
没有线上销售渠道的商户将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相应的线上渠道、已拥有线上营销渠道商业形成技术上的更迭换代; |
|
加快从租赁思维到推广思维的转变,为品牌商户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渠道,帮助实体店塑造品牌形象,线下场景一方面能吸引线上流量进行转化的同时也能吸引流量为线上销售做转化。线上线下之间的界限变得更模糊; |
|
以社群为基础开展的线上活动将为商场商户带来更精准的线下引流;(建议活动礼品为品牌商户提供的服务) |
一、商业地产这个环境里没有“一夕成名”
二、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
三、累积期望值就是简单的事情每天做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