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个购物中心都希望自己可以红红火火,最好是火到不行的那种。
但谈起真正的大火来,购物中心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因为火灾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年里,发生火灾的购物中心似乎特别的多。
10月底,杭州下城区杭州大厦D座5楼楼顶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不过并未出现明火。消防队员赶到现场之后,很快将现场火势控制住。据悉,起火原因系杭州大厦D座某餐厅油烟管道出现问题。
7月初,上海黄浦区某购物中心内一家餐厅突发火情,浓烟一度弥漫至附近街区。公安、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处置。经初步了解,事件系购物中心内一家餐厅的厨房发生火情。所幸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下旬,南京某购物中心裙楼楼顶发生火灾。现场火势凶猛,南京消防迅速奔赴现场扑灭了大火。起火原因是在冷却塔施工过程中由于电焊工操作不当,导致冷却塔起火。
10月初,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一家购物中心发生火灾,强风让大火蔓延3000平米。导致3名经营者受伤,经过消防部门的全力扑救才战胜了大火。
11月初,泰国曼谷某购物中心5楼失火,大量浓烟从5楼一家火锅店里冒出。警方、商场安保部门人员紧急疏散灭火。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失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近年来最严重的的一次,当属2018年3月25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冬天樱桃”购物中心发生的火灾,火源位于这栋4层建筑的4楼,起火面积约1500平方米。造成了64人死亡,52人受伤,其中12人重伤。更令人痛心的是,死伤者有很多是未成年人。
………………可怕!
对于火灾这种可怕的事故我们没办法挽回,也没办法预见。但作为商业地产人,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购物中心整体的消防、安全的管理建设,防范事故的发生,避免此类原可避免的灾难再次发生。
水火无情,面对如此灾难,我们能做什么?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型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购物中心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在经营过程中频频发生火灾,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我们首先来分析了购物中心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解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由此对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1、防火设计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根据走访调研,很多购物中心因为经营规划,会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但是在改建或扩建的时候,却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不能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往往在选址、建筑材料、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应急照明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问题。
例如:有些购物中心安全出口数量少而且宽度也不够,疏散通道不畅,而购物中心往往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比较容易因人员疏散不及时而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还有些建筑商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不规范的建筑材料,或擅自改造装修,任意超负荷增加用电设备,给消防安全管理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未对消防设施进行妥善的维护及管理
随着管理系统的完善,很多购物中心虽然已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标准设置了相关的建筑消防设施,但并未对这些系统进行妥善统一的管理,没有实现联动控制,没有让这些系统的运行相互协作处于最佳状态,让它们成了摆设,无法让它们在发生火灾时发挥最佳功效。
3、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未落实,相关人员能力有限
有些购物中心的经营者未能妥善处理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消防安全重视度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火灾事故抱有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消防投入,也不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灭火疏散预案等制度。
虽然有些购物中心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未认真监督落到实处,或者相关制度理论与实际不符,没有可行性,让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4、购物中心员工及群众消防意识薄弱
购物中心的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员工缺乏消防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连消防通道在哪都不知道。还有些购物中心员工或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内的非吸烟区吸烟或有一些其他违规用火的行为,也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消防安全其实是个很细的活儿,因为隐患这个东西是无孔不入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既要考虑到人,也要考虑到物。如果非要分类的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管理:
当火灾发生时,最先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确保所有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率地脱离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在这一点上,购物中心的设计之初就要遵照国家标准,设计好人员流动路线和逃生路线,做好消防通道、逃生通道标识的指引,让人一目了然,便于寻找。
在后期的管理上,购物中心运营方一定要和消防部门多多配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在灾难发生时,让他们可以迅速发挥作用,用最快的速度疏散人群。
现在很多购物中心在美陈上竭尽全力,为了追求舒适、豪华的现场效果,在装修时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进行装潢装饰,比如将大量的木材、胶合板、纤维板、地毯、羽毛、各类纺织装饰物用于地面、墙面、吊顶以及隔板之上,大大增加了易燃的可能性。导致火灾发生时不仅燃烧的剧烈,还让火势蔓延迅速。
这些材料容易形成立体燃烧,而且会因燃烧而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从而造成现场人员中毒或窒息。因此,不合规范的装修材料不仅易燃,危害性也较大,这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难点。
大型购物中心所采用的电器设备种类和数量都较多,而且许多都是大功率的电器设备,这就导致用电量大。如果电气线路或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就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
例如:发热的电器靠近可燃物安装;在夹层或吊顶内的线路采用未穿阻燃管的铝芯线;保险装置、开关的安装不符合要求;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以及电器设备导致线路超载形成短路等。这些情况在最初设计电路的时候就一定要给予重点关注,通常电路着火造成的后果会更可怕。
用火管理也是购物中心消防管理的一个重点。大型购物中心内的固定用火场所会比较多,且不可避免,如餐厅的厨房、锅炉房等。如果液体、气体燃料发生了渗漏或用火不当,就比较容易引起火灾。
在维修施工时使用明火或进行电焊气割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容易引起火灾。还有一些店面追求意境效果,便用蜡烛、汽灯等进行照明。还有些员工或者消费者随处吸烟并乱扔烟头和火柴梗等,都极易引发火灾。
当火灾发生时,要及时发现,尽早扑灭,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对消防的投入及管理。消防设施包括:建筑内消防设施、公共消防设施。
目前许多新的购物中心对相关的消防设施都舍得投入,但却对这些消防设施疏于管理,缺乏相应的维护,不能使消防系统发挥最佳的功效。而且这些设备都会老化的,时间一长消防系统也会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后悔莫及。
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虽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但是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灭绝性的。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投入与维护。
严格的管理。不仅安防设施齐备,而且还定期举行员工安防知识培训,定期举行消防演习,把货物存储的安全隐患排查纳入了日常的管理工作,提供全天24小时的安防巡逻服务。
做好购物中心人流、物流、车流这三部分的出入口设计。规划合理的“消防区”;在人流通道上要设置尺度合理的购物通道;避免事故发生时通道过于拥挤,发生践踏事件。合理布置物流、车流动线;商场货物流进和货物流出要尽量集中在统一的时间段;并且要与顾客人流高峰期分开;另外很多购物中心于卸货区与垃圾运送共用,通风工作也要做好。
完善购物中心各项设施。尤其是指引(安全出口位置图、消防用品指示牌、方向牌等)和医疗(如纱布、止血贴等常见药物)。商业购物中心内的清楚的标识性的设施,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快速分散人流,便于购物者识别与寻找。
高温是诱发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控制好购物中心的“温度”。
(1)购物中心的温度不易太低,购物中心的空调功率很大,长期开启空调,空调的温度不应该低于23度;如果把温度降到18或19度会增加空调负荷,从而发生事故,导致购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停车场不易温度过高,很多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都是设置在底下负2、3层并不通风,并且是没有空调以及一些散热的设备,夏天,车辆在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长时间直射下;进入购物中心后得不到及时的散热,也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果温度达到49℃,汽车里的香水甚至可能会发生爆炸。
以下是购物中心消防新规,购物中心要严格做好:
新规范:
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宽均不应小于 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
要求从严。明确了救援窗口的尺寸和间距要求。会对立面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旧规范:
新规范: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
要求放宽。餐饮、影院等功能区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大到3000㎡,地下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大到2000㎡
旧规范:
新规范:
疏散人数 =建筑面积×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 =原规范中面积换算值×疏散人数原规范中面积换算值×疏散人数算系数)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
要求不变。对家具、建材商店疏散人数放宽为原来的 30%。
烟酒、化妆品都含有酒精成分,现在流行一些美妆精油也有着安全隐患,这类物品不仅易燃,价格也高昂,一旦失火,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化妆品会挥发气味,浓度高的时候危险性较大。存放化妆品时要将其放在干燥透风处,切勿放在湿度较高的地方,可在店内放入适量干燥剂。购物中心的烟酒专卖柜要注意,切忌明火靠近。
在购物中心配套的百货超市等门店里,货物切勿过于集中摆放,易燃品分开隔离放置,化妆品店应避免有机溶剂类的化妆品集中摆放,防止空气中易燃气体浓度过高。
此外购物中心配套的百货超市拥有较大的仓储量,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它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同时货品入库要做好分区分类,易燃易爆物品摆放在通风干爽处。
避免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药,遇光后会放生变质,甚至变成有毒、有害的物质;有机溶剂类的化妆品(含有易燃气体)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可能因温度过高发生爆炸。
药店、化妆品店、烟酒店等具有易燃物品的门店,选址时应留意周边的门店情况,应尽量避免选在与火接触的地方(如餐馆旁),同时保持通道的顺畅。
除此以外,在这里特别提醒:药店内常用的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C2H6O)具有极高的易燃性,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必须保持密封,存放在不超过30℃、阴凉、干燥处,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酒精挥发。现场须配备相关的灭火设备。
购物中心属于公众聚集场所,被国家认定,属于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用电设备多,可燃物多等多重火灾危险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购物中心消防安全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倘若你来到陌生的地方,特别是像购物中心之类的庞大建筑物中,为了自身的安全,务必在买买买之前留心一下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的位置及楼梯的方位等,以便一旦遇到火灾险情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目地往火海里闯,或者往死胡同里钻。切记一定要给自己找一条逃生之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当商场突然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以免做出错误决断而冒险跳楼。选择逃生路线要注意:朝有照明或者明亮处迅速撤离;若在楼梯上,应该往下跑;若被火挡住,就要通过窗台或阳台等往外逃生。
如遇逃生人员较多的情况,不要争先恐后的涌向安全出口,否者极易造成安全通道堵塞,切有可能因此推搡摔倒,发生踩踏事故,从而造成更大而又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现代建筑虽然比较坚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用塑料吊顶、人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这些化学装饰材料燃烧时散发的有毒气体,随着浓烟快于人奔跑速度的4-8倍迅速蔓延,人们即使不烧死,也会因烟雾毒气而窒息死亡。所以用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防止烟雾毒气呛入体内。
同时,宜俯卧爬行,因烟气毒气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比较清洁少烟,且含氧量较多,可避免被毒烟熏到而窒息。
消防安全不仅仅只是购物中心的事情,顾客也要记住,切莫在非吸烟区的地方吸烟,烟头及时掐灭,不要乱动电气设备,不要湿手触碰电源,给手机充电时到指定区域,一旦发现异样要及时向工作人员求助。
此外,当我们在购物中心购物休闲时,一旦发生了火灾,切莫惊慌失措的四处逃窜大喊大叫,下面,专业的逃生安全常识为您奉上。
1、坚持镇静,不要惊惶。商场里有相当数量的可燃物,并常常处于人员高度集中的状态。被困人员要想逃离火场,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持镇静,不惊惶,应用一切能够应用的有利条件逃生。
2、见机行事,因地制宜,自制器材逃生。将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子,可当成防烟工具。
3、应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来开拓逃生通道。
4、有些商场运营各种劳动维护用品,如平安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可用来防止烧伤和落物的砸伤。
5、被困人员要听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分散,切忌相互拥堵、乱跑乱窜,梗塞分散通道,影响分散速度。
6、分散时,人员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
7、在逃生的过程中,一旦人们蜂拥而出,极易形成平安出口梗塞,使人员无法顺利经过而滞留火场。这时要克制自觉从众心理,如发现出口梗塞应果断放弃从平安出口逃生的想法,选择破窗而出等其他逃生措施。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可能会有意外产生。
8、加强消防认识。进入生疏场所应该先理解平安出口、分散通道、楼梯间位置及能否关闭、能否上锁,查看消防栓、缓降机、救助袋等各项灭火、避难用具的位置。
9、遵守秩序,不要趁乱哄抢偷盗,会把自己给赔进去。一切以人身安全为主,尽快离开危险之地,不要跟人产生冲突,不要推搡打闹,不传播极端言论。
10、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屋顶、洗手间等待救援。一旦被困,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在大多数人的经历里面,都会经历过几次安全教育知识,消防知识多少都懂一些。没有人敢轻视火灾带来的危害,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上,很多人,很多项目方就做的不够好了。
火灾蔓延的很快,浓烟和大火的破坏力巨大。购物中心重视消防隐患、检修安全隐患不仅仅是避免经济上的损失,也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一种保障,是一种社会责任。而顾客在购物中心里自觉遵守规定,发现隐患及时报告,是为社会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
如果在购物中心里闲逛时遇到了任何安全隐患,不论是火灾,还是漏水漏电,都请立刻撤离到安全地带,携带老人儿童的顾客,更要格外注意。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最重要的。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