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速食成刚需
餐企供应链加速转型全国各地“防疫”的不断升级,让餐饮企业堂食、外卖均受阻,在此之下,半成品速食的全渠道市场成为餐饮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
■ 代表公司:京东
2月6日,京东发布“共同战疫”倡议书,邀请餐饮企业加入“餐饮零售发展联盟”,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将餐饮企业堂食的菜品在保证健康、口味的前提下,做成“速食”商品,通过电商全渠道销往全国市场。目前,已经有包括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广州酒家在内的百余家餐饮企业加入。
京东生鲜方面表示,愿意全面开放全渠道、C2M定制、冷链物流、金融和技术服务等能力,提供‘十大保障’与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当下的诸多问题,并邀请更多的餐饮企业加入。
显而易见,疫情让餐饮企业对在电商上销售半成品的态度发生了明显改变,众多餐饮企业均希望通过线上渠道恢复经营,分摊后端经营成本,降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外卖开始正常配送,应急时期形成的市场可能会被冲击。因此,半成品市场在培育用户习惯、货品开发和口味复原方面仍需探索。
推迟复工
线上办公迎来风口疫情之下,为了减少人群聚集,国内各大企业均选择线上远程开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线上复工,曾经作为办公辅助工具的钉钉、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飞书等在线办公软件已经成为刚需。
■ 代表公司:腾讯、阿里、字节跳动
近期,腾讯企业微信发布3.0.4版本,提供了群直播、收集表、支持300人音视频会议、紧急通知1000人等6大新功能。此外,腾讯会议8天紧急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
阿里钉钉宣布在疫情期间,将视频会议升级到102方免费,免费视频会议最大可支撑302方。
2月9日,在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举办的线上公开课上,字节跳动副总裁、飞书负责人谢欣宣布,将为所有中小企业和抗疫组织,提供飞书为期3年的商业版免费使用权。
在线办公内容与形式丰富完善的背后,是对技术支撑的持续考验,公众期待的更为便捷高效的应用体验,有赖于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创新迭代。
餐饮闭店期
“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受新冠肺炎影响,不少餐厅处于停摆状态,大量餐企待业员工成负赘。与此同时,零售商超线上订单暴增,人手短缺,“共享员工”模式应运而生。
■ 代表公司:阿里巴巴及旗下盒马鲜生
2月3日,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正式宣布“跨界租走”餐饮品牌云海肴旗下近500名员工,这些员工将由盒马培训上岗,并负责相应劳动报酬。紧接着,57度湘、茶颜悦色、蜀大侠、望湘园、西贝、奈雪、探鱼等餐企纷纷与盒马沟通合作“共享员工”。
2月6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全国各地餐饮商户可统一为员工就近报名,选择成蜂鸟蓝骑士或附近商超便利店员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阿里本地生活方面透露,“蓝海”计划第一批招收一万名蜂鸟骑手。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员工模式的开启,一方面能够有效安置疫情之下的闲置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提供的共享名额有限,安置的餐饮服务行业员工比例仍然较小,未来是否会有专门、高效的共享员工对接平台也值得期待。
技术赋能
线上教育走向成熟如何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非常重要。对此,国内不少科技巨头公司都推出了相应的举措,推动了线上教育模式的发展。
■ 代表公司:华为、百度、科大讯飞
1月31日,据华为中国官微消息,华为云Classroom软件教学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培训机构,永久免费开放。
2月1日起至2月8日,百度云智学院所有在线学习资源都可以在官网免费获取。百度云智学院还将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分发到百度小程序端、百度文库、百家号等,并将在小度音箱端上线视频技能,方便用户在线学习和使用。
疫情期间,科大讯飞全力打造了“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为全国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目前,方案已经对接了全国19个省31个区域,会逐步在原本计划的开学时间后进行。
在人工智能产品和AI技术日益进步的条件下,在线教育正在由录播课向直播课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称,现阶段在线业务有望大规模获客,但后期需追踪转化率、留存率等有待市场验证。
线上首映
开启观影新模式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流媒体的优势更加明显,内容丰富,价格便宜,而且更符合用户碎片化的观影习惯。《囧妈》的上线开启了“中国流媒体电影元年”。
■ 代表公司:字节跳动
1月23日,《熊出没·狂野大陆》、《姜子牙》、《囧妈》、《紧急救援》、《夺冠》、《唐人街探案3》、《急先锋》,春节档7部新片集体宣布撤档,让“春节档改档”成为了现实。
1月24日,字节跳动花6.3亿买到了《囧妈》的线上独播权。《囧妈》于大年初一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与欢喜首映全网独播,自此开启了线上首映模式的先河。
无论是观众线下观影选择还是院线排片,将更加倾向于高视听体验,这意味着优质故事内容叠加新鲜视听体验效果的影片,将继续在院线端创造票房纪录;而视听表现力和故事情节薄弱的电影,或许能在网络平台赢得一定的空间。
远程问诊
线上医疗迅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市场普遍认为,在线医疗得以加速发展,近日,卫健委两次发文表态支持互联网诊疗服务,不少科技巨头开始加码在线医疗。
■ 代表公司:华为、腾讯
1月31日晚,华为联手中国电信,完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的网络铺设和设备调试。通过这一平台,远在北京的优质医疗专家,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病患进行远程会诊。
疫情期间,腾讯医典“新型肺炎”专区资讯服务全面升级,整合从预防到诊断、治疗全周期专业科普,症状自筛、免费义诊、收治医院导航等一站式功能,帮助公众减少恐慌,科学抗“疫”。除此之外,腾讯健康、微信团队和腾讯地图等各种线上团队迅速反应,在获得一手权威门诊信息的前提下,快速发布了“全国发热门诊地图”。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流、医疗器械体系的完善,为在线医疗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业内人士分析,本次疫情将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加速发展,尤其是面临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时,互联网诊疗的优势可显著体现出来。
“云监工”火爆
5G高清视频直播一触即发由于全国人民过年都宅在家,无聊的同时也关注着疫情发展,具备时事热点的雷神山、火神山建设和新颖的“建筑工地直播”都让“云监工”成为这个春节的热词。
■ 代表公司:中国电信
响应疫情防控工作,中国电信率先开通了“雷火双神山”首个5G基站,实现了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处医院建设的5G高清实时云直播,总在线观看“监工”人次突破1亿。通过中国电信5G高清直播,向各大主流媒体平台提供24小时建设实景,值得一提的是,用户通过“多屏模式、云VR”功能,可以同时观看雷神山、火神山两处施工现场。
视频直播自2019年爆发之后,一直热度不减。5G的发展将会让直播行业迎来新的爆发,未来5G高清视频直播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对于品牌商家来说也将是抓住线上流量的重要手段。
“无接触服务”
加速无人智能配送进程疫情当前,“隔离”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人们可以尽可能压缩社会活动,但终归需要直面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因此无人配送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
■ 代表公司:京东
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完成了疫情爆发后武汉智能配送的第一单。京东表示,后期这些配送机器人将为更多武汉的医院提供必要物资的配送。同时,对于已隔离的医院、小区如有需求,京东物流也将考虑通过配送机器人来提供园区内的物资运输与配送。
购物中心客流锐减
云逛街模式爆发
行业受困
大数据商业决策地位再提高
人脸、人体识别大热
AI商业前景广阔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