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当然是当当”,但如今,谁还会为了买书专门下载一个当当App或是打开当当网呢。由于人们买书习惯的转变,曾经垄断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半壁江山的当当网流量已大不如前,甚至到了放下身段和昔日老对手京东握手言和的地步,这一幕让众多网友直呼“活久见”。
1月10日,许久没在媒体上露面的当当网因为和京东图书达成战略合作再次成为焦点。当日,当当官方旗舰店在京东全面上线运营,包括当当网独家渠道的货品均将在店内售卖。截至发稿时,当当京东旗舰店已有包括童书、文学小说、经管励志等8个类目的图书上架,共计7920件商品,当日店铺关注量达到14.7万人。为庆祝开业,当当京东旗舰店还推出了多项满减和折扣活动。
对于此次合作,当当网方面表示,货品方面,当当京东旗舰店将涵盖当当网所有图书品类,包括当当网独家渠道的货品。在供应链方面,双方将进一步探索货品共享、仓储互补、一键代发、就近发货和“一盘货”等模式,京东的链网融合优势与当当网的智慧供应链服务系统也将进一步深度链接。此外,双方还将共同进行日常营销及世界读书日等重点节点的营销活动,读者也将得到京东和当当网的双重服务保障和福利加持。
京东图书文教业务部负责人张炜则表示,当当网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京东的图书业务生态,增强京东图书业务的活力和影响力,实现京东图书业务更大的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以更多低价好书惠及广大读者。
尽管这是一场看起来双方各取所需的双赢合作,但熟悉当当网和京东过往的老互联网人恐怕还是不免要感叹一番: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较了13年劲的老对手也能一笑泯恩仇,还是流量的力量大。
不熟悉当当和京东这段恩怨情仇的别急,小编现在就给你扒扒它俩的“黑历史”。
2010年,当当网可以说正风头无两,不仅年销图书销售额进入了100亿俱乐部,在国内网上图书零售市场更是占据了超过50%的占有率。也是在这一年,当当网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挂牌的B2C网上商城,上市当天,股价即飙升86%。
彼时,京东尽管还是对当当网望其项背的“小弟”,但也公开以图书品类向当当叫板,双方上演了一场至今仍让书迷津津乐道的价格战。
为了打压京东,当当网当时宣布拿出4000万促销,并声称“所有畅销品价格将比其他数码类网上商城至少低50-100元”,而这个其他数码类网上商城暗示的正是以3C数码品类起家的京东。面对当当网下的“战书”,刘强东也没在怕的,砸出8000万的双倍补贴进行促销。
剑拔弩张之下,双方甚至一度“杀红了眼”。据过往媒体报道,刘强东当时指责当当网要求所有出版社不得给京东供货,当当网反驳此举为“独家战略合作”,是市场竞争下的正常合作方式,并将图书价格降至0元,而促销费用由图书供货商来承担。2012年,当当网更是将生意的触角伸向家电品类,并与国美达成合作,试图撬开京东的口子。
事实证明,这种杀鸡取卵式的促销让当当网元气大伤,虽然最终守住了图书品类老大的地位,但持续的高额补贴让当当网大失血。
展开“价格战”一年后,2021年,当当网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亏损2060万美元。而2010年同期,当当网还盈利235万美元。对于由盈转亏的原因,当当网在财报也并不避讳,声称是毛利下降以及市场营销费用的支出扩大所致。
另一边,京东虽然没能攻下当当网图书老大的山头,却借着这场价格战为自己刚布局不久的图书领域打响了知名度,加大了其向全品类拓展的步伐。
以“价格战”为分水岭,两大电商巨头也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这些年,当当网在图书零售上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还经历了退市、创始人离婚闹剧等一系列事件,早已失去了与京东相提并论的资格。为了扭转局面,这个曾经的互联网老大不得不低头,向天猫、拼多多抛出橄榄枝。
2012年,当当网入驻天猫。此时,当当网单季亏损已达到1.22亿元。创始人李国庆公开承认,入驻天猫是自己提出来的,“只要有好的流量,倒扣流水也比广告费便宜得多。”在微博,李国庆也在哀叹“此一时彼一时”“从了,谁让人家流量大呢。”
此后,当当网又相继与苏宁、国美、天猫、拼多多展开合作,其身份也逐渐从平台方转变为了渠道商。
即便如此,当当网的口碑仍在下滑。2022年7月当当网深陷“盗版书”风波,有消费者表示在当当网“买的9本书都是盗版”,将当当网告上了法庭。
亏损扩大、主营品类“失火”,当当网的故事似乎正在走向结尾。
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当当网在品类拓展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随着天猫、京东和拼多多快速增长,以及微信小程序电商、抖音快手直播电商全品类发展,当当网全品类拓展上的资金、人才、用户获取、物流服务等方面不再有实力参与新旧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
庄帅认为,入驻京东意味着当当很有可能会放弃独立电商平台,转变为图书供应链公司与综合电商平台合作进行发展。
2022年以来,大批垂类电商或倒闭,或在生存的边缘的挣扎。易趣网、蜜芽、每日优鲜接连关闭主站,洋码头、考拉海购则深陷资金流恶化或业务团队裁撤等困顿中,剩下的企业如叮咚买菜、兴盛优选等则选择大幅收缩战线保命。
这也再次印证,在流量大盘增幅到顶的情形下,再与综合电商拼抢流量,垂直电商会越发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活下来,哪有流量就去哪。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但透着辛酸。
- END -
文字|何倩 乔心怡 郑蕊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企业供图、当当京东旗舰店截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