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厂房撑起了家园的建设
一代代劳动者浇筑了青春的热血
越过变迁的车辙
触摸城市的记忆
老工业区凤凰涅槃
一座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翘首以待
……
承载历史使命
养活了大半个青白江
最早名为四川肥料厂的川化集团,是国家“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全国十八个大型化工基地之一,那个时代,它和成都青白江乃至青白江大多数人的命运都紧密联结在一起。
彼时的川化,占地220公顷(约2200000平方米),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下班时,万人骑车出厂门,甚至需要交警指挥交通。
从四川肥料厂到四川化工厂,再到川化集团,始终占据着青白江工业的半壁江山。曾经的川化养活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厂区周边形成了川化人自己的生态圈,医院、市场、学校应有尽有,几乎形成一个独立的小城市。上世纪80年代,青白江人都以能进化工厂为荣,甚至有民谣唱道:女儿女儿快快长,长大嫁给化工厂。
使命的终结
面临产业调整挑战
进入21世纪,曾经辉煌的川化厂却走上了下坡路。受国内化肥产能过剩和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川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4年10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青白江区作为先行示范的“8市1区”之一,在这场“产城之变”中大显身手。青白江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毅然关停川化厂,着力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企业改造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和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
▲川化厂工业遗址
川化和攀成钢留下了大量的老旧厂房、大型生产设施设备等工业遗产,它们见证了成都青白江工业的辉煌,更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川化承载着一家人的梦想与记忆
“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川化厂退休工人,对我们一家而言,川化承载了几代人的工业记忆!”一位80后市民感慨道。
面对产业升级的需要
几代川化人的情感需求
如何妥善处置川化工业遗址
是一拆了之?
还是另辟蹊径再利用?
这道难题现实地摆在青白江区面前!
再担新使命
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为了保留川化人的工业记忆
传承不懈奋斗的工业精神
成都青白江打破常规
依托原川化工业遗址
打造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工业文明遗址公园将其定位为传承青白江工业文化、留存城市历史记忆、承载工业创意设计、集聚高端商务办公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城市空间。
工业文明遗址公园位于智慧产业城核心区域,智慧产业大道与团结中路交叉口位置。初定公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8亩,利用贯穿川化、攀成钢的铁路支线规划“小火车”项目,将核心区外具有改造价值的煤气柜、川化水厂、工业厂房、新建的城市湿地公园等进行连通,形成点-线-面的片区景观环线辐射带动整体区域价值。
工业文明遗址公园规划选取体量大、多层次、分布集中、具有一定特色的历史建构筑物进行保留,以有机更新手法保留青白江特色工业印记,植入文旅创意产业。
依托原川化氨罐、生产线、钢厂冶炼车间、铁路支线等工业遗存进行活化,布局工业创意设计、商务办公、创意咖啡茶社、音乐戏剧演艺等新业态新功能,突出工业遗址博物馆、工业记忆演艺广场、文创街区和滨水绿道等重点功能版块,荟萃新理念、新技术、新场景、“四态合一”的商务办公集聚空间、文化艺术交流窗口、工业文明传承载体、品质生活示范绿带,成为活力新核心、魅力新地标。
长流河绿道与工业文明遗址公园串连成一幅宜商、宜业、宜居的智慧产业新城画面。
建设青白江区工业文明遗址公园将是延续城市产业价值、城市记忆、打造城市新活力中心的最佳场景。通过对所有的历史工业建构筑物调查,川化集团和攀成钢集团现有大量的标志性工业遗存建构筑物,以有机更新手法保留青白江特色工业印记,以此为城市名片和文化内涵辐射带动城市发展建设。
青白江“大时代”
公园里的工业时代记忆
2019年8月8日,由冯绍峰、袁姗姗领衔主演《大时代》(又名:风雨中关村)正式杀青,其拍摄地就是青白江的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大时代》中的奋斗者们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在一间间窄小阴暗的陋室中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在时代洪流中摸爬滚打、披荆斩棘,不断尝试、失败,不断创新、改革,最终迎来了创业的逐渐成功、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时代》拍摄剧照
正如当下的成都青白江,立足自身工业特点,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了传统与现代工业的历史鸿沟,唱响了华丽转身的时代之歌,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壮阔之路,为书写成都发展壮丽篇章增添了生动注脚。
未来的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蓝图已经展开
一幅新老交织、和谐共融的
美丽画卷,正在成为现实
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期待你我邂逅工业遗址公园
共同回忆那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
共同憧憬成都发展辉煌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