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改造了近半年的苏州淮海街正式焕新开街。
由于去年出去不方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通过朋友圈云市调,即使只看场景,也对这条日式主题街区心驰向往。
今年,我分别于5月份和本月前往苏州两次,且两次都有光顾淮海街。前一次,为其建立的场景所吸引,早上10点左右清净得很,不过正好方便我到处取景拍拍照片,因此有了如下画面。
第二次前往,依旧是上午,但因为大场景已看过,因此可以心定看下细节。
这个由苏州万科改造运营的商业街有几个大的看点,相信很多同行已能深刻感受到。
一是对于城市更新是有逻辑可循,据悉这条街此前就是“日料”一条街,如今只是以现代化场景打造的方式进行升级,并未改变其内容核心,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身边不乏优质的城市更新案例,但有的时候太不破不立了,以至于如我前几天“一周咔咔咔”栏目中所说,不同细分标签的城市景致似乎越来越少,因此淮海街能继续延续日料一条街为核心元素进行改造是供需关系使然也是彰显敬意的。
二是高质量的场景还原,我甚至觉得它不应该被称为主题场景空间,它本质上是以日式饮食为核心商业内容的情况下,为其制造一个更为融洽的“外衣”。这与很多商业项目以期通过打造主题场景空间盘活“视觉”,再添加内容,是相反的逻辑,但因为有商业内容作为前提支撑,因此让场景更站得住脚。更重要的是,这些视觉场景没有冗余,一路上饱满的店招、画面,都与实际商业内容相关,与我们很多场景空间视觉和内容分离的方式又有所不同,更为自洽。所以我不大愿意仅仅将其称之为场景商业。
三是夜经济,我两次前往都是上午,自然无法体会到淮海街的完整面貌,也有很多网友看到我发朋友圈后纷纷说晚上来更好玩、更好看。我也想晚上来的,但确实时间不允许。但店招亮灯以及日料业态在晚间能发挥出最大效用是能意会的。所以不管我自身有没有体会,淮海街所能营造的夜经济氛围,也理应是货真价实的,并非仅为了响应某些政策而为之。
这些是苏州淮海街比较显性的看点和亮点。
接下去要聊个这条街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运营细节,即标题所述,不设垃圾桶。
街上路灯间隔贴有如下提示,除了明示“无垃圾桶”外,下方小字还做了自取垃圾袋所在位置的指引。
路灯的另一侧,则是灭烟处。
路边保有清洗车待命。
这些画面传递了几个信息,一是提示作用,淮海街没有垃圾箱;二是如果是烟头这些不便放进垃圾袋的物品有专门的回收点;三是项目方自身准备工作也充分,公共卫生是运营方和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曾在《上海新天地“天地餐厅周”启幕,探讨一下商业项目的“可持续”战略》一文中写到:这就如同垃圾分类,施行这一规定,是通过让扔垃圾这件事变得更麻烦,从而减少垃圾的数量。但具体施行,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自觉,短期内被吐槽的环节不胜枚举,但我们的下一代,生于一个习惯垃圾是需要分类的年代,到他们当家时,这件事已成为了自然。
淮海街的措施有点异曲同工,且在一条日式街区中用了日式的运营标准,来引导公共卫生意识。不过由于我总共也仅在上午去过两次,因此不知道成效如何;另外也不清楚这项举措是否已经施行了很久。但对我个人而言确实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比较“舒服”的运营方式,因此分享。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简单效仿,毕竟不同的项目尤其是街区商业有各自特殊的形态和构成,运营管理自然也应该因地制宜,但淮海街的这项工作从长远来看值得努力践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