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
原来预计4月底发布的人口数据终于发布了。
5月11日上午10时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其中,城镇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
本文梳理了本次人口普查数据的10个要点。对于商业零售业来说,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未来发展方向调整的风向标,值得深入了解和思考。
人口普查数据10个要点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1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中国人口约占全球18%。
2. 中国男比女多3490万人
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3.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4. 10年来中国25个省份人口增加
大陆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为广东(126012510人)和山东(101527453人)。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
5.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
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
从年龄构成来看,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0052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1634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65882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国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75020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06373人,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下降1.41个百分点。
7. 中国城镇人口突破9亿,10年增长超2.3亿
数据显示,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
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8. 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9.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10年升0.4个百分点
普查结果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
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10. 年富力强!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是38岁,差不多。
大城市人口虹吸或加剧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保持增长,但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现象开始凸显,同时老年人口占比上升明显,凸显一定的老龄化趋势。
中泰证券近期研究报告指出,未来5-10年,伴随第一批建国“婴儿潮”进入“寿终正寝期”,第二批60后“婴儿潮”步入“退休潮”下变为需要财政供养人员,第三批80后“婴儿潮”失去“黄金生育年龄”,我国“人口转型”可能走向下一个拐点,即“老龄化与少子化加速”的第Ⅳ阶段,这将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17年以来,我国严格的“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以及预留的充足政策空间,就可以预期的未来而言,无需过于担忧人口老龄化下,房地产下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楼市另一个可以预见结果是,随着人口拐点的愈发临近,城市之间争夺人口的战争即将打响。在过去数年时间里,这种现象已经愈演愈烈。
发改委早前已发公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有序的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而甚至一些大城市也开始爆发抢人大战。
可以想象,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对小城市的人口虹吸或将进一步加剧。
央行工作论文呼吁:
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对于人口结构的变化,4月14日央行发布的工作论文呼吁,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论文指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论文建议,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央行论文还表示,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年轻人都逼走了,何谈创新?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要清楚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其力图改变、但回天无术,因此不要以此为学习的榜样。
任泽平: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任泽平指出,随着1962年-1976年婴儿潮人口退出劳动市场,老龄化问题将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加速扑面而来,预计2033年,中国将会有3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以上,2060年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1. 主力育龄妇女大幅度减少。2016年以来中国主力育龄妇女在减少,未来也是这样一个趋势,意味着“少子化”的挑战会更加严峻。
2. 生育成本上升。中国的教育、医疗、住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民众的生育,这需要在相关的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
3. 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念改变。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90、00后是现代人,他们不结婚了、不生育,发达国家也走过类似的道路,他们更加追求个人的独立、自由、享受,抵制“996”。
他建议,在个税抵扣和经济补贴、托幼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构建生育支撑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