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对外公布“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夜间经济”成为各地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北京:推进传统商圈改造,打造一批购物小镇,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品质,繁荣夜间经济。
重庆:发展消费新场景,提升假日消费、旅游消费、夜间经济,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美丽经济,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贵州:贵州将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夜经济”一词盛行于2019年,并在当年入选“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20年,则是夜经济野蛮生长的一年。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出台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197项,是2019年全年数量的近4倍。
而以目前各省市出台的“十四五”规划来看,夜经济会成为各地重点打造方向。那么,夜间经济又应如何打造呢?
本文将以佛山创意产业园为例进行分析。
上月去佛山时,从产业园内开辟出来的多个大型停车场停满车辆的情况来看,来此消费的人很多。后续有网友发的关于佛山创意产业园消息来看,人气依旧。
去年,疫情结束,复工复产后,各地开始发力夜经济,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地方直接延长营业时间,有些则是开展市集活动,以此蹭一波热度。
这样的方式是很短暂的,就以一度刷爆朋友圈的上海义安夜巷来看,虽然吸引了目光,但是更像是传统的赶集,只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将人聚集起来快速消费一波,严格归类,或许更像商场做的一场活动。
再看佛山创意产业园,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独栋建筑+街区,拥有做夜经济的客观条件
佛山创意产业园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建筑都是一栋栋排列,园区内经营的门店大多都是沿街排布。
与盒子式商业相比,营业时间可以自由控制,商家不会因为商场大门关闭而随之关门。
同时,佛山随处可见的私家车也算是一大便利,公共交通会有统一的运行时间,相比而言,自己开车不会有时间上的限制,不需要看着时间赶末班车。
从“吃”出发,向外延伸
一般而言,夜经济都是以吃为起点,像一些特色小吃街晚上都很火爆。
一些商场做夜经济也是在常规营业时间之后,为部分餐饮门店预留通道,将营业时间延长一两个小时。
但是,仅仅在吃这一层面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会在某一时间段爆火,这就需要其它业态的补充,像电影、密室逃脱、健身等休闲娱乐,部分人都是选择在夜间完成。
像佛山创意产业园,若是从园区本身客群来看,引进一些餐饮品牌,为进驻企业提供正常的生活配套,满足基本需求就可以了。
但是,其在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引进了不少娱乐体验业态,引进了酒吧、教育培训等,消费客群的辐射范围更广,消费者在吃完之后,还可以直接在园区内进行下一半场,不需要再另找地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更多东西。
而这也会使其生命周期更长,不会去了一次之后就没有第二次。
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认同感
据佛山创意产业园公众号消息,2020年园区举办了200+场狂欢活动,1000+场的街头演出,这样的活动频率,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通过活动,累计带动了上千万的人流。
来源:佛山创意产业园公众号
园区内的洋人街,则是为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以及喜爱外国文化的中国人打造,经常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获得这些人的文化认同感。
高频次的文化场景再造,能够对当地人产生强烈的幸福感,这对于园区的口碑形象有很大的益处。
总的来说,一些外在的客观条件,很多地方都是可以满足的,而内在的文化内涵却少有人去挖掘。
对于消费者来说,占据绝大多数的本地人或许更需要有文化认同,拥有丰富日常生活的场景才会让人更有感;流动性较大的外来游客可能更注重时间成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价值,而吸引外来游客的或许还要落脚到文化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