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面对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平价折扣似乎在中国迎来了春天。平价折扣可以分为三类,临期食品店、硬折扣店,批零兼营的门店。基于对行业的思考研究,ERA超级单品推出《折扣店真相》专题。此为第一篇——临期食品店。
去年以来,一大批临期食品店获得融资,还将门店开进SOHO和购物中心,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有大量临期食品店的探店攻略,还流传着诸多创业者的暴富故事。
但这并不正常。任何零售业态,从来都是弯腰捡钢蹦的薄利生意。临期食品店的火热是一场豪赌,依靠大比例折扣和快速展店,最大限度提升曝光,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进而吃下整个市场。
只是,成功和资金链断裂,看起来后者来得更快。
01
油门踩到底,舍命狂奔中
北京二环以里,有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朝阳门SOHO和银河SOHO(以下简称 朝阳门-银河SOHO)。
但这个项目却一言难尽,商业氛围冷淡、大量商铺处于长期空置中,位置还算可以的商铺,租户的汰换率也很高。此前还出现过租户宁可违约,损失六七十万,也要退租的情况。
因为此地的客流,主要是三餐时段的写字楼白领,以及吃饱喝足后前来乘凉的附近居民。
劳累一天的白领们下班后会第一时间逃离此地,一部分直接坐2号线、6号线回家,另一部分去吃喝玩乐消遣,目的地是北边的悠唐,或者15分钟车程的三里屯、王府井。
朝阳门-银河SOHO也吸引不来更多的消费者。楼宇的外立面不允许打广告,只有下沉广场和地铁站通道的商铺才容易发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里有商业。当然,即使知道,按照目前的商铺招商情况,也不会认为这里是一个“好目的地”。
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开了五家临期食品店,三家好特卖。两家嗨特购。
很难从理性的角度解释这一切。一个可能是,他们在为了开店而开店,无视门店的实际经营,全力冲数据,如同上一波“新零售浪潮”中“舍命狂奔”的企业。好特卖和嗨特购似乎已经被绑上战车,只能油门踩到底了。
ERA超级单品在3月31日再度探访时,发现情况好了一些,因为嗨特购刚刚关了一家,剩下的四家店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02
搞懂临期食品店
临期食品店并不是新鲜事物。
商品,从品牌方到消费者之间,需要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无论是经销商,还是零售商,均顶着保质期的压力赛跑,每一个环节都无法做到完美的流通效率,因此临期商品的出现,是必然。
往常,强势的零售商会将大部分商品退回经销商,强势的品牌方也不做临期商品的回收,夹在中间的经销商只能寻找其他出路,比如一些集市早市、库存电商(包括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等。
但并非所有商品都有这样的处理空间。
超市的日配商品,其保存性较差,保质期较短,每日都要进行新鲜度管理,尤其是鲜牛奶和低温乳制品,往往摆在货架上超过1天就要处理,因此在早年间就出现了主打薄利多销的牛奶便利店,服务社区居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临期食品店,就是这些牛奶便利店。
此后,随着进口商品的增加,又出现了一些进口商品的临期食品店。这些商品有的是因认知度不高而滞销,有的是因运输通关时间长,留给售卖的时间只有一两个月,进口商不得不尽快甩货,形成进口临期产业。
近两年,临期食品市场进一步火热,是因为对市场的乐观预期撞上了疫情,“新消费”撞上了现实。
近年来,为迎合消费者对“新鲜”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品牌方打起了“缩短保质期”的主意。在消费者端,短保意味着更加健康,同时最大化保留原始风味。在供应链上,就需要各个环节加快周转。
在乳制品之外,烘焙、啤酒、低温肉制品都在发力短保,零食“新鲜”了、保健品“鲜炖”了,重油重盐的卤味也推出“锁鲜”装健康了起来。追求新鲜无可厚非,当短保遭遇疫情和消费冷却之后,一切便不再美丽,大量临期食品产生了。
除了品牌方,零售商也在积极行动,“新鲜”是他们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抓手,只卖一天的“日日鲜”也从蔬菜牛奶,逐步扩大到生鲜全品类。而“日日鲜”的背面,是“日日扔”。即使是盒马有ReTech傍身的企业,在闭店前7折、买一送一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到出清。盒马之所以推出“生鲜奥莱”业态,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门店和加工中心的损耗。当然,一个地区的损耗足以支撑三四家店的经营,可见背后浪费之大。
近两年,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瞄准小众细分需求的品牌拿到融资,开始积极推出新品,用小众的新口味吸引眼球。这些源源不断的新品成为了电商平台、便利店和新零售商超的流量,却没有转化为自己的销量,因为他们并没有成熟商品的开发经验。
卖的好的大单品,早已被巨头探索了个遍,除非商品力足够强或者塞了足够多的进场费,新品牌是很难摆在货架上的。何况还要考虑周边商户的消费水平。销售遇阻,商品变成了库存,持续挤压现金流。因此新消费品牌和经销商们不得不“以好充次”,把渠道铺进临期食品店——哪怕这样会给品牌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新品牌成为临期食品店内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临期食品店的大量食品,其实并不临期。
03
临期食品店的天花板
避免食物浪费、帮助企业去库存,为消费者提供平价的商品,刺激线下消费……临期食品店背负着“伟大”的使命。现实是,临期食品店要解决“货源”和“成本”两大问题。临期食品店应当是赚钱的生意,而不是公益。如果“独善其身”都做不到,何来“兼济天下”?
这一轮临期食品店的扩张,正好遇到了物业便宜、临期食品供应充足的情况,当红利逐步消退,问题会一一显现。
具有引流能力的热卖款的货源,是不稳定的,即使有,也是一些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或者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但这些商品一出现,便会被同行抢购一空。而且品牌商在纠正此前对市场的高估,新消费也回归理性,零售商加强精细化运营,临期食品店引流产品正肉眼可见的减少。
同时,临期食品店面临高度同质化的问题,没有特色商品支撑,便会陷入内卷,如果单单只是便宜,可供购买的渠道很多,不差这一家。消费者挖不到宝,对折扣陷入疲乏,便会陷入“只有客流、没有成交”的困境。临期食品店不是万能的,也有滞销风险。
临期食品店无节制的扩张,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门店密度,原本门店1公里的生意,变成最后200米,左右互博,生抢生意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赚不到钱。
消费者不缺临期商品的购买渠道,近几年也见识到了五花八门的渠道创新,消费者缺的是“好商品”。临期食品店的商品就是临期商品,而不是涌现的新门店、各式各样的装修、和花样百出的玩法。
04
表面To C,实际To B的生意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临期食品店。就是加盟。好特卖的加盟模式,经历过数次变化。
此前北京商报报道称,想要成为好特卖上海地区的合伙人,需要两个人共同参与,前期需要交给总部34万元的货品保证金,以及培训费19800元。在开始合作之后,由好特卖负责店铺的租金和供货,合伙人负责店铺的运营管理及人员管理以及物业费、水电费等日常开支。每月,合伙人可以获取店铺收入的12%。
但根据记者测算,一家面积约为100㎡的好特卖门店,每月固定支出约为2.5万元。但若是按照最差门店30万元的收入计算,合伙人每月从好特卖分得3.6万元,除去固定开支,仅剩下不超过1.1万元,如果再有额外的支出,意味着合伙人月底的净收入或许与普通店员收入没有明显差异,相当于赔本赚吆喝。
近日,ERA超级单品以加盟商的身份联系到好特卖总部,前来对接的是该公司好特卖供应链负责人。他表示华东地区的加盟已经满了。目前在全国招纳100个分销商,商品由上海大仓发出,运费自理。合作有三档,其中预存20万,一个月可以拿30万的货。他表示,就是简单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为什么“合伙人”制度不进一步推行到其他地区?可能是就是与该模式的缺陷有关,赚不到钱。
实际上,好特卖母公司,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专门运营临期食品批发零售的“推推购”, 好特卖确实有较好的供应链资源,但此前更多面向的是商家的业务,给供应商和分销商牵线搭桥,能否经营好复杂的门店,就难说了。
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临期食品店是以供应商为导向的。
临期食品店最大的目的是去库存,解决上游供应商的问题,并不断提升销货的效率。而目前的“效率提升”,是基于门店扩张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
当门店持续失血,或者效率远逊于其他渠道,大可转换赛道,做回供应链也并不会令人意外。门店,并非不可替代。
临期食品店内上架的大部分商品,并非是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只是“恰好”的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对于商品的更换,也并非完全是根据顾客做出调整,更大程度上是商品卖完了或者实在卖不动。
他们并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