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据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消费观念已经变了!

字号+ 作者:知库设计 来源:知库设计 2023-02-24 我要评论

随着疫情的结束,消费复苏被视为接下来的趋势。报复性消费,是否会随着疫情结束而真正到来?

 
 
随着疫情的结束,消费复苏被视为接下来的趋势。报复性消费,是否会随着疫情结束而真正到来?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向消费,见证复苏时,我们却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心态:既期盼回到疫情前的美好生活,又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够多一些精打细算。疫情三年,是很多90后和00后年轻人第一次经历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生活。在此之前,他们觉得所有幸福美好生活都理所应当且唾手可得,经历了疫情之后,很多人慢慢理解了父辈祖辈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重要性。
 
 
01
当年轻人既要品质又要性价比
 
近期,北师大课题组做了一项《新青年时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近七成“新青年”消费者首要考虑性价比。
换句话说,70%以上的年轻人开始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了。
而年轻人转变的背后,其实是自身认知变化的结果。
几年前,很多年轻人消费时,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大牌”成为了彰显生活品质的象征。从SK2、爱马仕等大牌美妆的火爆,到戴森吹风机、吸尘器、飞利浦电动牙刷等网红小家电的普及,各种提升生活品质、丰富消费体验的品牌层出不穷,持续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也引起了连续不断的消费热潮。
 
 
 
商品种类和功能的极大丰富,不仅能够提升生活品质,背后大品牌的设计和使用美学,也能够愉悦消费体验,也由此加深了品牌效应。这些品牌给了年轻人更多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空间,哪怕没有折扣,甚至还要加价,他们也愿意为此买单。
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消费者最在意的,不是商品的价格和性价比,而是提升生活品质,以及对大品牌的认同感。这些大牌商品尽管价格不菲,却因为年轻人对品质和认同感的追求而实现大卖,很多人在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甚至根本不在意折扣。
如今,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步履不停,不变的是依然对大品牌、好品牌的热爱,但变化的是,突然修炼了一种“反常”的理性。
在对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多认知之后,年轻人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而一直以来形成的品质消费习惯却没有消失,反而和精打细算融会贯通,形成了新的消费哲学:花最少的钱维持最体面的生活。
在新消费哲学下,年轻人爱大牌,更爱折扣。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精挑细选,选择提高美好生活品质的同时,价格更合适的商品。同时发现,同样的大牌好货,在不同平台也有价格差异,从而找到最实惠的买。
在小红书上,“折扣”相关笔记达334万篇,无论是零售、日用品还是服装,高折扣、高性价比的商品受到年轻人热捧。年轻人的手机里有了天猫,还要装上京东、唯品会,同一件商品,会在多平台横向对比,对品质、性价比、服务、效率“精打细算”,再做决策,而不再像此前一样,只关注需求而不在意价格。
 
 
 
从美妆服饰到零食百货再到数码家电,年轻人的新消费观念,让折扣零售开始走红。很多年轻人以三折、五折,甚至一折的价格,就能买到以前热爱的大牌好货。
 
02
消费聚焦从商品扩到全局
 
在消费精打细算之后,年轻人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不仅是关心商品本身性价比,也开始在意整个消费链路的体验,如物流、售后。
成都消费者晓林在网上买了一件性价比不错的进口大牌羽绒服,衣服到货后却发现尺码偏大需换货,商家却要求消费者先退货并自行寄回,购物体验大打折扣。虽然衣服很好且性价比较高,但这样的消费体验,也让年轻消费者开始“望而却步”。
所以,仅仅有“性价比”已不能满足年轻人新的消费需求,年轻人的消费聚焦,从单一的商品,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消费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消费决定的因素。
为了满足这些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除了品牌们在做出创新,天猫京东唯品会这些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电商平台们,也正在上演一次服务比拼。
去年双11,天猫菜鸟共同出资搞补贴,推动送货上门,满足消费者诉求。对于此前淘宝不能用微信付款的问题,也开始启动微信支付的测试。同时在此前,也罕见宣布为消费者退货垫付。
京东则是在全国布局了超1500个仓储,把物流速度提升到了小时为单位,前段时间又大手笔买入3架波音大飞机,持续优化物流网络。一边为品牌商形成了更高的确定性,一边也让京东物流的“快”,深入年轻消费者的内心。
体量相比阿里京东小一些的唯品会,一边联手顺丰坚持搞退换货上门,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完成快递的收货和退换。同时“逆势”扩大人工客服规模,24小时内解决问题比例超97%。另一边将特卖范围从鞋服穿戴扩大到家电数码、黄金珠宝等全品类,想方设法降低年轻人获取大牌好货的成本。
 
 
 
这些改变自然换来了消费者的“投票”,去年第三季度财报,阿里利润实现了19%的增长,自营直营业务已经占到了整个收入的50%以上。京东物流不再拖累京东,已经有近7成业务不再来自京东本身。唯品会第三季度高价值SVIP活跃用户再次实现21%的大幅增长,贡献了线上消费的40%,用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群体占比持续提升。
在生活经历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幡然醒悟”:消费不再是一时的冲动和“一锤子买卖”,更关注商品背后,生产、售后、物流、价保、上门换货等一系列服务。年轻人的消费从取悦别人转向取悦自己。
 
 
03
新消费观之变意味着什么?

 

折扣零售被关注,国货崛起正当时

“既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正成为疫情结束后,年轻人消费取向的一个重要代表,而折扣零售恰恰顺应了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转变的新趋向。此前,折扣零售、品牌特卖的模式,之所以一直对应相对较小的需求,是因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大品牌、好品牌就应该为此付出溢价。这种消费心理的存在,使得一台iPhone、一辆豪华汽车,并不是性价比越高越好,而是越“贵”越好。
当人们奔走在繁华之中,就会出现野心太多,欲望太沉的问题。如今,经历了生活的不确定,年轻人已然开始回归理性消费。一方面,好的进口品牌也要有好的价格硬的折扣;另一方面,走向台前的国产开始被年轻人拥抱。
 
 
 
去年双11期间,京东、天猫、唯品会等平台的国货品牌销量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京东成交额前20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比达80%;唯品会双11活动开售1小时,波司登销量同比增长3倍,薇诺娜、babycare、安踏、回力等国货品牌销量增幅明显。从人群上看,90、00后年轻用户正是这些国货的拥趸。
电商风向转变,GMV为导向开始失灵
以前,各大平台追求GMV、规模、体量等“冷冰冰”的数字,的确使得中国互联网在规模上赶超了西方互联网,但其实在实力和水平上仍然有较大差距。但在这场疫情下,我们发现,各大平台的发展逻辑都开始切换了。
从过去的以GMV为导向,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阿里戴珊公开表示,要以消费者体验为标尺。京东不再对标阿里,而是继续埋头发展物流。唯品会坚持品牌特卖,体量小一些,就在货品供应链和消费者服务上猛下功夫,还自建鉴定中心。
伴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电商行业的发展重心也正完成新一轮切换。以GMV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开始加速失灵,各大平台的关注点不再是能继续扩大多少体量,而是能留住多少现有的用户。以消费者为中心,“品质、商品、服务”正成为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消费的固定认知正被瓦解
过去几年,很多人形成了一种消费固定认知——“生活百货天猫、家电数码京东、衣服鞋子唯品会”。特别是很多70、80后,一有对应领域的消费需求,就会想起与之对应擅长的平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消费映射”。
现在,随着90、00后年轻人掀起对比消费,这一套固定认知正在被瓦解。对于年轻人而言,本质上,各大平台被无限拉平了,谁的品质性价比高、服务好、效率快,年轻人就会选择谁。过去的固定认知、以规模选平台的“消费映射”正在被“消费扁平化”取代。
 
 
 
很多人心中主打数码家电的京东,在去年双11其新百货有589个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10025个品牌实现销售增长翻倍。主打鞋服穿戴的唯品会,在去年12.8特卖大会上,小家电商品销量大幅增长。其中,电暖器销量同比猛增3倍,暖手宝、电热毯的销量同比增长5倍以上。当年轻人开始“消费扁平化”,主打变得不再“主打”。
一场不确定的疫情,却重塑了更加确定的消费观。疫情的结束,也许并不意味着“报复性消费”的到来,但却能看到“高质量消费”的开始。花最少的钱维持最体面的生活,越来越多年轻人学会了“精打细算”地过品质生活,他们看清了,消费的本质是取悦自己。明白了手中的钱粮、身体的健康以及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美好与奢侈。
 
 
 
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做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北京商业这十年|购物中心:城市商圈的定盘星

    北京商业这十年|购物中心:城市商圈的定盘星

  • 年轻人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全方位解读!

    年轻人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全方位解读!

  • 日本社会消费变迁,“人”变化后的基本规律

    日本社会消费变迁,“人”变化后的基本规律

  • 中国零售市场的五大趋势

    中国零售市场的五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