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会看外部交通动线、看购物中心外观、看内部水平/垂直动线、看装修美陈、看店铺业态、看营销设计等等,然而却很少关注到大部分消费者会需要且使用率很高的休息区。
休息区是一个商业项目必不可少的配套还是仅仅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直接可以反映出经营者是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问题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也会天壤之别。
休息区太少,且大多设置在不显眼角落,不易被消费者触达。
简单的木质或铁质长椅,没有及时维修损坏的部件,附近没有配置相当的垃圾桶或清洁不及时,导致区域内的环境不整洁,都影响着顾客的舒适感。
休息区设置在卫生间的门口出发点是照顾等待的顾客,但在卫生间的清洁及通风不到位的情况下,设在这个区域的休息区略显尴尬。而动线不明标识不清的休息区,不能发挥其功能。
很多休息区仅由几张长凳组成,功能实用而美观不足。灯光、墙面、绿植、美陈等景观都是休息区的重要组成。
休息区设置时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男性、女性、老人、儿童、孕妇等消费群体的特点。
休息区在不能直接引发消费的情况下,不免被当做在规划店铺完成后填充空缺面积的工具,而不是在初期规划时就预留空间。除此之外,休息区的日常维护需在清洁、打理等方面做投入,相较于没有休息区的购物中心来说运营效率较低。
在足量的休息区引来大批消费者停留时,购物中心还面临着难以管理休息区形象的难题。这会引起购物中心对其自身氛围的担忧,因而不愿设置足量座椅。
这两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引发了诸多思考。
伊藤广场休息区
巴塞罗那的 La Maquinista 容纳了200余个零售商户,是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在这个大型生活方式中心里,有多个功能细分、位置不同的休息区,在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方面都值得借鉴。
La Maquinista 的公共休息区可以由外到内来分析。在其中一个入口处,La Maquinista 设置了一个室外儿童乐园,内有座椅,供家庭客群使用。此外,La Maquinista 还在户外走廊安置了一个能遮阳的休息区,软沙发座椅也因此能保证避免天气变化带来的损耗。
另一完全开放的休息区则与以上不同。座椅采取了编制材料,较为耐用,也能较好地适应天气变化。
其室内休息区也同样有着不同应用场景。中庭利用半圆形座椅打造了一个能汇聚消费者的休息区,既能良好应用中庭面积,也能作为汇聚消费者,展现购物中心客流量的工具。
中庭之外,La Maquinista 还在购物中心可以直接眺望室外的露台上设置了一个独立休息区。这个休息区包含卡座和吧台座椅形式,无论是结伴而来或是独自前来的消费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舒适的空间。这个休息区内还配备了平板电脑和电源插口,以供消费者娱乐之用。
站在一个观察城市综合体的角度看 La Maquinista,可以发现它为娱乐、休闲、购物的全过程中都提供了休息区,且以细分客群和动静分区作为设计思路。除此之外,休息区的配套设置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说,使用者的某些行为和活动需要特定的建筑空间环境,反之,建筑空间中的某些特征因素会鼓励或禁止人们的某些特别行为。这一点对于休息区的设计来说是良好的参考。此前提到,非消费人群的聚集会给购物中心带来种种不便,因此,休息区的设计元素应表达出不鼓励非消费人群久坐,和不鼓励休息时形象不佳的信号。
La Maquinista 购物中心人群密集,虽然休息区随处可见,但座位却并不多,人群在休息过后便不会久留;室内休息区座位狭窄,包括吧台形式的桌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消费者的坐姿。
通过观察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将购物中心休息区的设计分为质与量两个维度来讨论:前者关乎人的需求,后者涉及休息区规划的一般原则。
先从质的角度说休息区。马斯洛需求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类需求的基本模型,指出人们身处一个环境当中对安全感的需要。安全感可引申出多种含义,包括被妥善保护的隐私、周围硬件设施提供的安定的心理状态(明亮的灯光、合适的温度等)和基本的物质供给(饮水设施、购物中心导引等)。
位于波兰格利维采的购物中心 Forum Shopping Centre 便有一个独立休息区,以不同的地砖颜色将其与购物中心的其他区域分别开来。座椅呈"S"型分布,保证了每群消费者都背靠对方。加之周围设置了餐饮商户,这个休息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私密性与便利性。
“老公寄存处”是购物中心创意休息区域中最受关注的,里面有免费网络,还设置了两排柔软的皮沙发、按摩椅和书架,很受男性顾客欢迎。
母婴休息室,对于带娃家庭来说是必备空间,甚至是低龄亲子家庭首要考虑的点。有休息区、阅读区、哺乳区、护理区、开水间、亲子洗手间等一系列功能性分区,每个分区设施齐备。最贴心的还是哺乳区和护理区,里面有“单间配套”的小床、座椅、垃圾桶、洗手台等。
休息区的景观性同样是满足"质"的需求的要点,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景观与场景的合理打造等都能衬托购物中心的氛围以满足消费者追求舒适的需求。
目前,绿植景观在购物中心中较为常见,在设计时也不易出现不和谐感。
视觉之外,消费者对休息区另一个直观感受则来自触觉,即座椅的舒适度,而这则与座椅材质紧密相关。在选择座椅材质时,不仅要考虑到易维护程度和舒适度,也要考虑到不同空间的特质,如室外休息区的家居还应格外注意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耐用性较好的休息区相对来说较易维护。硬质座椅相较软沙发一类家居较为耐用,其中,木质座椅比水泥、铁质、不锈钢材质等都要更加舒适。
(芬兰购物中心 The Big Apple 中的木质座椅)
接下来讲休息区"量"的问题。从设计原则来说,购物中心的休息区应占总面积的1%-1.4%。这个数字在购物体验尤为重要的今天似显得不够用。加之大多购物中心由于担忧消费者在垂直动线上的流动问题而不在一层设置休息区,导致放眼整个购物中心,休息区都不会轻易出现在视线范围之内。
为了使消费者更好地触达休息区,除了增加面积之外,还要注意其位置。在不同情况下,购物中心可考虑以下两个位置:在动线上设置休息区,或为休息区开辟专门的独立区域。
对于未能在早期进行休息区规划的购物中心来说,将座椅置于动线之上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这一方式对于走廊较宽的购物中心来说尤其具有优势,不仅能避免拥挤杂乱的感觉,也能为行人留足空间,如位于夏威夷的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舒适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休息区能让消费者对购物中心产生的心理依赖、好感度,会超越人们对于消费本身的追求。做好休息区的“群感官营销”(利用视、听、触、嗅等感官的效应进行营销),对于运营者而言收益多多。
消费者目之所及,无论光影与色彩,景观和界面,都是不容忽视的。运营者也可将光影与色彩、景观和界面进行创意组合,营造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在购物中心的休息区,光线控制在最低限度,并且无其他照明设备干扰。天花板上,“别有用心”隐藏着荧光,在提高亮度的同时也放大了建筑的细节。
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音乐当中一种或多种声学上的基本特征被脑干捕获,脑干将次识别成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信息(例如麦当劳的标志性音乐)。
虽然不是商场的休息区,但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轻松愉悦的休闲区域。德福广场利用楼梯与琴键的相似外形,将楼梯涂色变成钢琴的黑白键,巨型音乐阶梯由此诞生。
当人们踏上阶梯琴键时,阶梯会奏出悠扬悦耳的乐声,无论大人小孩都为之吸引。相较于商场的自动扶梯,这座音乐阶梯的使用率更高。
和音乐一样,不同的气味,会让消费者产生不同情绪,美好的香味甚至疗愈身心,直接收获消费者好感。
位于曼哈顿的布卢明代尔百货公司,深谙气味营销之道。为了给消费者创造与众不同的购物体验,管理者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将百货商店塑造为独特的个性化空间。
香奈儿为布卢明代尔百货公司设计了不同的香氛方案。休息区的香味以清新、淡雅的自然香为主,让消费者感觉轻松、舒适;婴儿用品部使用婴儿爽身粉清新柔和的气息,唤醒母亲们的记忆;泳装部,淡淡的海水气味,加上周遭的蓝色装饰,让消费者仿佛漂浮在椰林环绕的海洋之中。
香味营销的引入,让布卢明代尔公司在百货零售行业中稳居榜首,消费者们非常喜欢这些香氛,甚至前往服务台询问如何购买。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竞争力强的购物中心,要想获取营业额的最大化,就需要最大程度的延长顾客在购物中心的逗留时间,提高提袋率。因此,通过营造可以让更多顾客休息的购物环境进行“隐性竞争”是十分必要的。
在购物中心品牌、规模、环境、位置都趋于同质化的今天,最终能胜出的就是把顾客的购物感受和体验做到更好的购物中心。为创造更加舒适、温馨、便利的功能休息空间,从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部分经营面积,但此面积却是商业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隐形经营”。虽然没有被直接用于商品展示,却直接有效的留住了最有购买需求的顾客。
我们认为购物中心在进行休息区规划时可参考以下要点与流程。首先,将休息区位置的考虑纳入动线设计之中,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要为基础进行早期规划;确定位置之后,考虑客群分层以打造功能不同的休息区。在进行细节设计时,考虑座椅材质,周围环境(灯光,餐饮等基础设施)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美学角度考虑休息区的视觉呈现效果。
在建筑的设计艺术中,任何概念在它找到恰当的视觉表现形式之前都是不可言传的。我们可以通过休息区的视觉设计来总结设计理念,却难以先抛出一个好的休息区的定义,然后以此标准去评判不同购物中心内休息区的高下。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空间内的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那些能满足商业建筑自身与其使用人群需要的,便可被称之为一个有效和令人愉悦的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